「中國製造2025」曾一度是炙手可熱的詞彙,頻現中共官媒的顯要位置,近期卻銷聲匿跡。據媒體報道,中共的新聞機構接到命令,將該詞彙列為「敏感詞」。

6月26日,美國聯邦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擴大了「外國投資美國委員會」(CFIUS)審查職權,加強審查甚至阻止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外國投資,特別是來自大陸境內的投資。

美國財長姆欽預定在6月29日之前,依總統特朗普5月底的指示,公佈對大陸個人及實體予以投資限制及加強出口管制的清單。

特朗普政府對中共竊取知識產權採取的懲罰措施,主要目的是防堵中共通過「中國製造2025」計劃,在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和電動車等十項科技領域領導全球的野心。

美國即將公佈禁止大陸企業投資高科技產業細則,這預示中美貿易戰將升級至「科技戰」。

《香港經濟日報》6月27日報道,科技戰掀起的連鎖效應,對大陸潛在衝擊更是不言而喻,恐影響「中國製造2025」部署。而今年4月中興事件引發的芯片危機還在惡化。

據《南華早報》日前引述三個大陸媒體消息來源透露,中共下令官方媒體機構避免在其報道中提及「中國製造2025」。

《紐約時報》報道,兩名在大陸新聞機構任職的人士透露,中共的新聞機構接到命令禁止提及「中國製造2025」。路透社此前也提到,中共外交及官方媒體消息人士承認,大陸媒體界開始淡化「中國製造2025」。

大紀元記者檢索發現,截至目前,除了中共《人民日報》官網近期文章數次提及「中國製造2025」之外,在其它官媒近期報道的顯要位置上,「中國製造2025」幾乎絕跡:《環球時報》官網最近的一篇報道提及是在5月21日;央視曾在4月的報道中普遍出現。

公開數據顯示,僅中共新華社在今年1月至5月累計提及「中國製造2025」超過140次。

去年1月,中共官方媒體均報道了在大陸舉辦的「第三屆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全球年會」,甚至將「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相提並論。

近日,大陸《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在一次主題演講中公開批駁了上述官媒的論調。他說,大陸的科學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說「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

「中國製造2025」的主要支柱之一是依靠收購國外技術、科技公司和先進技術產品。「中國製造2025」投資對象就是中興這類國有或有中共背景的私有企業。就在今年4月,中興通訊違反美國和解協議,遭到美方重罰,大陸在高科技領域的這些內幕被暴露出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