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兩個月的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日前對莫斯科展開任內第一次正式訪問。他對莫斯科的態度明顯保持距離。這在社民黨內部造成爭議,因為早在布蘭特(Willy Brandt)那時起,社民黨就奉行親東政策,而馬斯打破了這一傳統。

馬斯上任時就批評俄羅斯具「攻擊性」,而且有「漸漸敵對行為」。在眾多國際事務中,例如對敘利亞問題,俄羅斯屢次使用否決權,使得聯合國安理會無法行使權力,形同虛設。

與他的前任、同是社民黨籍的外交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不同,馬斯表示,不能對俄羅斯放鬆制裁。國際社會與俄羅斯有條約,只要俄羅斯沒有履行條約,就不能放鬆。加布里爾在卸任時還再次囑咐要對俄羅斯網開一面:只要俄羅斯在東部烏克蘭的聯合部隊問題上做出讓步,就該逐步取消對俄制裁。

馬斯不滿目前的對俄政策,認為俄羅斯變成了一個棘手的夥伴,他明確反對將俄羅斯重新納入八國峰會(G8)。但馬斯強調,必須與俄羅斯保持對話。

有專家分析認為,馬斯的態度表明,德國戰後一代逐漸成熟。馬斯出生於1966年,今年51歲。相對於老一輩人,他們對俄羅斯沒有感情上的感恩,看待德俄關係也更現實。

對俄政策也是自民黨討論的議題,該黨日前召開黨代會,多數自民黨成員主張對話與制裁併舉,一方面不能放鬆制裁,另一方面認為應該把俄羅斯請回到G8的八國峰會上來。

薩—安州州長、基民盟政治家哈瑟羅夫(Reiner Haseloff)認為,德國需要「重新考慮對俄制裁」的問題。他認為,對俄制裁這麼多年,收效甚微,因此需要另闢蹊徑,開始新的對話、新的談判。目前國際形勢的變化也提供了機會。

俄國與德國以及歐洲的關係相當複雜,2014年由於軍事干預和吞併了烏克蘭東部的克里米亞,俄國被從八國峰會中剔除,歐盟開始對俄採取制裁政策。

從敘利亞戰爭到最近的俄羅斯前間諜在英國遭神經毒劑襲擊事件,俄國與德國以及歐盟之間有很深的分歧。但是最近,美國從伊朗核協議中退出,又令歐洲與俄羅斯聚在一起,因為俄羅斯和歐盟都主張維持與伊朗的核協議。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歐洲與俄羅斯緊密相連。在眾多國際問題上,如果俄羅斯不同意,問題很難得到解決,敘利亞戰爭就是一個例子。而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需要歐盟的支持。這也是俄羅斯政策之所以重要又棘手的原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