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亂世,群雄輩出,諸葛亮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個角色。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集忠、孝、義、謀於一身,可以說是公認的智慧和謀略的化身。自青年時代起,諸葛亮即胸懷經天緯地之才,腹裝安邦定國之策,上知天文、下熟地理,具備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

諸葛亮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智慧和謀略的最傑出化身(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諸葛亮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智慧和謀略的最傑出化身(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在三國這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諸葛亮留下了很多具足智慧和謀略的故事,隆中對、連珠弩、木牛流馬以及八陣圖都是極其神奇的,雖流傳千年,依然令現代人回味探索不斷。 

未出山即知三分天下

當時,隱士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便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輔佐其成大業。諸葛亮給劉備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說明應當採取的對策。這就是傳頌千古的「隆中對」。

諸葛亮分析了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能和他爭鋒較量。孫權可結盟,卻不能有任何圖謀;又詳述荊、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更向劉備講述攻打中原的策略。

諸葛亮還命小童取出一幅地形圖,對劉備說:「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圖。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佔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

劉備連忙離席拱手說道:「先生的話,使我茅塞頓開,如同撥雲見日,但是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都是漢室宗親,我怎能忍心奪取他們的地盤呢?」

諸葛亮笑了笑說:「我半夜觀看天象,知劉表不久就要去世;而劉璋並非建功立業之人,益州久後必定歸將軍所有。」

只這一番話,便使劉備從此展開了戰略大轉移,取荊州,定益州,聯孫權、拒曹操,從而形成了天下三分的鼎立之勢。

著名的《隆中對》即反映出諸葛亮超出常人的智慧,雖未出山,就已經知道世間的格局和將來的歷史走向,甚至連千里之外人物的性格習性特點都洞察自如、瞭如指掌,即老子講的「不出戶,知天下」。

木牛流馬

諸葛亮在與曹魏作戰時,需要從四川盆地向北邊的漢中等地運送大量軍糧,但要通過艱險的秦嶺,一般畜挽車根本不能通行,於是他設計了「木牛流馬」運輸軍糧以解決問題。

《三國誌》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陣)圖,咸得其要云。亮言教書奏多可觀,別為一集。」

南北朝時裴松之(公元372~451年)給《諸葛亮傳》作注時,引用了《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文字,說明「木牛」和「流馬」是兩件運輸工具。

記載中主要說的是木牛、流馬的外形構造,包括形狀和大小尺寸,精確到幾寸幾分。木牛和流馬並不是樣子像牛像馬,而是指它們的作用和牛馬一樣能馱運東西。木牛在結構上有些部件僅可比喻為牛的甚麼。而流馬的「形制如象」,大約是由「靬長四,徑面四寸三分」而來,「靬」意為乾燥皮革,應是掛在流馬的前面。

木牛「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一頭載一歲糧。流馬有「方囊二枚」,「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大約是木牛載重量的四分之一。流馬與木牛載重量相差較大,但行進速度應快得多。

諸葛連弩

《蜀記》曰:「木牛之奇,則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魏氏春秋》曰:「損益連弩,謂之元戒,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亮製作的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箭長只有八寸,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這使得一支裝備有諸葛弩的部隊提供了幾倍於普通弓箭部隊的強大火力支援,更加容易瓦解對方的陣形。同時發出多支弓箭的優勢使得命中的機率提高,對操作者也沒有太高的要求。

西晉鎮南將軍劉弘是中國史載「觀亮故宅」第一人。他曾親眼見過「損益連弩」。劉弘在「觀亮故宅」時卻有「物應機,大器無方,通人靡滯,大德不常。……英哉吾子, 獨含天靈。豈神之祗,豈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諸葛亮傳》注引《蜀記》)的感歎。

劉弘本身就是大將軍,熟知兵器。從戰國至晉,二矢或三矢齊發連弩已廣泛使用了幾百年,劉弘應為司空見慣。而劉弘看見諸葛連弩時,卻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稱其為「神弩」。這說明諸葛連弩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種。

宋代《玉海》卷一五十《唐靜塞弩》條說:張雲《鹹通解圍錄》,南蠻有執旗者傅城發靜塞弩,貫之。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連弩,十矢謂之群鴉,一矢謂之飛槍,通呼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即說唐時西南民族中還在使用一種弩,當地百姓叫他摧山弩,據說就是當年的諸葛連弩。

在同一時代,諸葛弩是強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遠程武器。歐洲人直到公元10世紀才創造出製作簡單、使用時需要花費較多準備時間的弩弓,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智慧。

此外,唐朝大詩人杜甫《八陣圖》詩云:「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從杜甫的詩中,也可知道在唐朝年間早就流傳諸葛亮用八陣圖禦敵。

空城計 硝煙之戰勝於無形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三十二計。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一次交鋒。

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殺奔而來,諸葛亮身邊只有老弱殘兵不到二千人,兵家有云:「虛而示之以實。」二千人也可以造出千軍萬馬的聲勢,但是諸葛亮放棄了虛張聲勢的這一招。他披上鶴氅,戴上綸巾,拿起了一張琴帶了兩個書僮,坐在城樓上,燃起香,悠閒地彈起琴來。

史家形容司馬懿是「兵動若神,謀無再計」,一個極傑出的人才。司馬懿親到城下觀看,然後下令撤軍,他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會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而他的二子司馬昭卻懷疑: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

連司馬昭都已心生疑竇,難道「兵動若神」的司馬懿卻想不到這也許是諸葛亮的謀略?但是對著一座空城,城下的司馬懿卻沒有看到謀略,卻看到謹慎。

智謀有形,謹慎無形,有形易見,無形難知。「一生謹慎」,平淡無奇的四字,卻正是諸葛與司馬兩大高手間的毫厘之爭。 

諸葛亮對司馬懿的了解是極深的,也知道司馬懿能更深地看透自己。諸葛亮卻正是深入地利用了這一點,成功實施他的心理奇謀戰。這不是一場眼見的煙硝之戰,他爭勝於無形。

在諸葛亮平和從容的琴音,司馬懿篤定了「一生謹慎」的諸葛亮背後必有奇謀,於是選擇撤軍。諸葛亮上城樓彈琴,正是要用自己的琴音斷絕司馬懿十五萬大軍任何的軍事嘗試可能。

古語云:「泰山崩於前而不改其色。」這是一個生命真正的從容與鎮定,這是一種紮紮實實的修為。謹慎的諸葛亮以一座空城面對司馬懿,所倚恃的正是「泰山崩於前而不改其色」的修為,他知道自己是超脫於生死、勝負,所以即使在大敵當前的空城中,他的琴音依然十分從容平和。

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讚其為「天下奇才」。

高深莫測的預言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誌》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除此之外,諸葛亮的《馬前課》還是一篇高深莫測的預言。《馬前課》共十四卦,每一卦代表一個朝代。每次出兵前諸葛亮都要給自己算一卦,非常靈驗。因為經常在出兵前用,所以取名「馬前課」。後人使用《馬前課》的人也很多,準確度很高,因此使得《馬前課》可以完整流傳下來。明朝的三言兩拍之《赴伯升茶肆遇仁宗》中苗太監就是使用《馬前課》算出如何見趙旭的。

兩千年來,《馬前課》預言出奇地準確。到了明末清初,大文豪金聖歎批注《馬前課》。此時《馬前課》第九課至第十四課還未實現。第九課云:「水月有主、古月為君,十傳絕統,相敬若賓。」第十課云:「豬後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來無咎。」

金聖歎對「十傳絕統」的統字作出許多個推斷,但他哪能想到這個統即宣統皇帝也。滿清絕於宣統皇帝。而第十課的「千人一口」,是個和字無疑。那麼1911年是豬年,1913年及牛年,中間不正是1912年嗎?而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不偏不倚,剛好在1912年建立。此時離諸葛亮去世已近兩千年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