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訂閱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今天(4月27日)上午9時30分,金正恩正式踏入南韓的土地。這次的兩韓峰會是歷史上的第三次,但卻是金正恩的首次真正的外交峰會,不僅是他個人,也是北韓領導人第一次踏入敵對國——南韓的土地。

這次文金會與前不久的習金會不同,那一次是秘密進行的,儘管當時媒體也有報道,但都只是猜測推斷。直到官方公佈、向外界證實了,人們才逐漸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但這次峰會是很早就訂下了,而且還將通過電視進行直播。所以說是金正恩真正的第一次外交峰會也不為過。

那麼這一次雙方是不是可以編織出一個「和平與繁榮」的藍圖呢?已經分手70年了,真的一下就能和好如初、破鏡重圓嗎?就像是離婚幾十年的夫妻要復婚,想做到心無芥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龍仁大學(Yongin University)教授金泰桓認為,雙方會晤可能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首先是結束韓戰,讓兩韓非軍事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非軍事區;第二,緩解半島緊張局勢,使得兩韓家屬互訪更加常規化;第三,如何實現無核化。

但是從公佈的峰會日程來看,雙方安排基本上是象徵性的程序多於實質性的談判,就是說正式談判的時間不多。上午10時30分開始談判到中午吃飯,也就是一個半小時,然後下午有一個簽署協議的儀式。一個多小時的談判,可以確定的說,基本上就是蜻蜓點水,不會有甚麼深入的交談。或者說之前雙方已經在底下進行了溝通,然後等到文金會進行確認。而這些安排,基本也折射出雙方的目標不完全相同。

在美國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助理教授李智英(Ji-Young Lee)看來,「文在寅希望以兩韓和解作為其政治遺產,這一點毫無疑問。」

文在寅在去年總統大選的時候,他的競選議程之一就是推動與北韓的關係。他對板門店峰會的期望十分明確,「必須推動」兩韓和平協議的定位,終結半島上維持已久的衝突狀態。南韓統一部已經把無核化和緩解軍事緊張狀態列為首要目標,隨後就是締結更緊密的經濟與社會聯繫。

文在寅表示,如果無核化方面有進展,他將要重新開啟開城工業區。另外讓6萬因為戰爭而家庭離散的人們團聚,也是文在寅想推進的議程。

那麼相對於文在寅,金正恩可能的最終目標是美國,他想通過與文在寅的會談,獲得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的機會。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項目主任尤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對BBC表示,與特朗普會面可以有助於金正恩在北韓國內的聲望,而與文在寅的會談是達到這個目標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南韓峨山政策研究所總監詹姆斯・金(James Kim)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在北韓的眼中,與南韓接觸是「唯一能令華盛頓願意坐下來談(制裁等問題)的方法。」

金正恩是希望「以與美國領袖對等的地位被對待。」在李智英看來,金正恩在國內的地位並不穩固,他對BBC表示,「我們一般會以為獨裁領袖可以隨心所欲,但他其實一直面對壓力,要為自己在北韓國內的地位而憂慮。」

但是更多分析人士認為,北韓之所以同意會談,是因為美國等西方社會主導的懲罰性制裁起了作用。特朗普昨天在《霍士和朋友》的電話專訪中指出,是北韓想要見面。也就是說,金正恩著急了,再繼續被制裁下去,可能他的金家政權就要崩塌了。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說,真的是「皇帝不著急,太監著急」了。

不管出於甚麼情況,文金會馬上開始了,之後就是特金會。而這讓中共也出現了一種變化,以往是中共擔心朝鮮半島爆發戰爭,但是現在中共擔心的是朝鮮半島走向和平。中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北韓正在倒向美國,或者說中共已經看到了在外交上被美國迂迴包抄。

這對中共來說,被劃出圈外意味著會損失利益。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東亞研究所(East Asian Institute)所長、中國外交政策專家鄭永年表示,如果談判桌上沒有北京的席位,那麼任何雙邊協議都可能是以中共的利益作為代價的。

另外引起中共警覺的還有一種可能,北京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的朝鮮半島專家趙通指出,「許多中國問題專家擔心統一後的北韓與美國建立安全同盟的關係,美軍繼續留在朝鮮半島。」

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些跡象,平壤方面在之前曾表示,不會反對美軍留在南韓。而這一點曾被北韓提過多次,要求美軍撤出半島,同樣這一點也是中共無法接受的。那麼現在金正恩不反對美軍留在南韓,也就意味著金正恩正在考慮更宏大、更親美的一種新格局。一位駐首爾的高級外交官表示,這對中共來說「不是一個好結果」。

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