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了七個多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文件昨日終於出爐,指未來10年要找到800公頃土地,提出18個土地選項,包括公私營合作發展私人新界農地、填海等,供公眾「心痛選擇」。不過多個民主派政黨皆質疑政府已有前設,並非與民共議。

由於歷屆特首的房屋政策失誤,香港樓價節節攀升,2017全年本港樓價升近14.77%,創五年最大升幅。統計處去年公佈香港人均居所面積僅為161呎,納米樓五年增17倍,全港有約20.97萬人居於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得56.5呎。

針對覓地建屋問題,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設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為期五個月的「土地供應大辯論」昨日展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佈長達76頁的公眾諮詢文件,目標是找到1,200公頃土地,其中要在未來10年先找到800公頃。小組提出18個有潛力提供額外土地的選項,分為短中、中長期和概念性建議。

含棕地私人農地及填海

短中期選項,即未來10年有潛力提供額外土地的選項有四個,包括棕地發展、利用私人新界農地儲備、利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以及重置或整合佔地廣的康樂設施。

中長期選項,即未來10至30年有潛力提供額外土地的選項有六項,包括維多利亞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山都會、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新界開發更多新發展區、發展內河碼頭用地,以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兩個試點。

第三類是概念性的選項,即暫時未確定可提供額外土地的時間及數據,共有八項,包括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其它地點、增加鄉村式發展地帶的發展密度、於現有運輸基礎設施作上蓋發展、利用公用事業設施用地的發展潛力、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及於葵青貨櫃碼頭上蓋發展,以及填平部份大埔船灣淡水湖作新市鎮發展。

以藍色為背景的諮詢文件以「增闢土地、你我抉擇」為題。小組主席黃遠輝形容土地短缺問題已水深火熱,沒有無痛的選擇,「所有方案均會對不同持份者,帶來不同程度影響。沒有選擇是無痛的。」

截至去年年底,公屋輪候冊上有28萬多宗申請,一般申請輪候時間是4.7年。黃遠輝指2016/2017年每年平均房屋落成量只有25,700伙,與前10年的平均每年59,800伙,下跌超過五成。未來10年公共房屋落成僅23萬7千單位,低於28萬的供應目標。以填海造地方式不足以供應,每年只有40多公頃填海。

他指,土地短缺令香港的住屋出現「貴、細、擠」的問題:「一是樓價貴,上車難,買樓不是一般市民可負擔;二是公屋輪候時候太長,平均要等4至7年;三是近21萬基層市民,包括約3萬兒童多住在劏房等環境惡劣的居所。」

婉拒收回粉嶺高球場選擇

為釋出土地,近期輿論廣泛要求當局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諮詢文件則指,政府早前的研究提出局部或全面發展高球場方案,但社會有意見認為應該全面保留,或考慮將部份用地改成向公眾開放的球場或康樂設施。

至於小組將不少於1,000公頃的私人發展商新界農地納入「短中期」選項,文件指社會可探討應否及如何透過公私營合作,更好善用私人土地,例如政府應否在周邊投資基建設施,換取發展商提供一定比例的居屋和「首置盤」。

黃遠輝強調小組對選項沒有前設,不同選項涉及不同持份者的利益,要多管齊下,因此越多意見越好。未來五個月,小組會透過不同形式收集意見,包括舉辦公眾論壇、巡迴展覽、探訪和民意調查,預期年底聖誕節前提交報告,屆時會建議一套方案,去解決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問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