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從小喜歡讀詩、背詩,從事古典詩詞的教學工作也已經七十年了。這本不是出於追求學問知識的用心,而是出於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一種感發生命對我的感動和召喚。在這一份感發生命中,蓄積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所以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

我的一生經歷了很多苦難和不幸,在外人看來,我一直保持著樂觀、平靜的態度,這與我熱愛古典詩詞實在有很大的關係。現在有些年輕人因為被一時短淺的功利和物慾所蒙蔽,而不能認識詩詞可以提升人之心靈品質的功能,這自然是一件極為遺憾的事。如何彌補這樣的遺憾,一直是我多年來的一大願望,也是我決意回國教書,而且在講授詩詞時特別重視詩歌中感發作用的一個主要原因。

這本《給孩子的古詩詞》,共收錄作品二一八首,其中包括一七七首詩和四十一首詞,唯一的編選原則就是要適合孩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只以刻畫工巧取勝者不予選錄,超出孩子認知水準者亦不選錄,所選諸詩對時代、作家、體裁等數量之比例也沒有限制。個人因年老事忙精力不濟,感謝張靜,她為此書傾注了大量的心力。

曾有人問我:中國古典詩詞會滅亡嗎?我以為不會。中國古人作詩,是帶著身世經歷、生活體驗,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寫的;他們把自己內心的感動寫了出來,千百年後再讀其作品,我們依然能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這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所以,中國古典詩詞絕對不會滅亡。因為,只要是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的人,就一定能夠讀出詩詞中所蘊含的真誠、充滿興發感動之力的生命,這種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導言

我們的國語有四個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比如我們說ㄏㄠ這個聲音,第一聲念「蒿」,第二聲念「豪」,第三聲念「好」,第四聲念「耗」。大家注意到這四個聲調在念讀時有甚麼不同了嗎?原來第一和第二兩個聲調,讀起來都比較平緩,可以拖長;第三聲的聲調讀起來好像中間拐了個彎,有一個轉折,不大容易拖長;而第四聲的聲調讀起來則好像是一直向下沉下去的感覺,也不容易拖長。於是我們聰明的祖先就將這四個聲調分成了兩組:一聲、二聲為「平聲」,三聲、四聲為「仄聲」。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很多古代的讀音,跟現在所讀已經不完全一樣了。

中國古代有些字是入聲字,也屬於仄聲。入聲字是指在字尾有p、t、k的收尾,現在的國語已沒有這個發音,有時就把入聲字改讀成平聲了。我們在讀誦或吟詠時,就會有不合聲調的情形。因此當我們誦讀或吟詠古詩時,若遇到了被國語讀為平聲的入聲字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把它們讀為平聲,而要把它們儘量讀作仄聲,這樣才合乎我們古詩的聲調。

「平上去入」四聲包括很多個韻。每個韻都有一個標目,比如一東、二冬、三江、四支……其中,東韻指的是「東」、「紅」、「中」等字,都在一個韻,這一部韻裏的第一個字是「東」。一首詩所押的韻如果是平聲,就稱之為平聲韻。

中國地理面積廣大,每一個省市常常都有本地的方言,而在過去的科舉考試制度中,考中了的士子都要到北京做官,南腔北調,不易溝通,因此形成了一種方便人們交流的普通話(Mandarin),即官話。

但是,古代詩人發現,我們如果把一句詩的每個字都是相同的聲調,像「西溪雞齊啼」、「後牖有朽柳」,這樣讀起來既不順口又不好聽。於是就自然而然地把平聲和仄聲間隔著配合運用,那樣才會好聽。所以中國古詩在聲音上是有格律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果用現在的國語發音來讀,有些格律便不對了。要按照古人的聲律讀,才不致破壞了整首詩美感的特質,而且用國語讀,讀來讀去依然是不會作詩的,一定要按照詩歌的格律來背誦、吟唱,才能夠真正掌握詩歌的情意,伴隨結合出來那一份感動。

所以要讀中國古詩,就不能平板地讀,而是要按照舊詩的平仄讀,而且要學會吟誦,當吟誦得很熟的時候,出口就是合乎平仄的句子,很容易就學會了作詩。這些都是讀古代詩詞時需要注意的。(未完,下周三待續)◇

~節錄自《給孩子的古詩詞 講誦版》/網絡與書出版◇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