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業正以數十年來罕見的快速度關閉實體分行。此舉有助銀行業撙節人事成本,並進而為獲利帶來提振。

根據《華爾街日報》針對聯邦政府提供的資料進行分析,到去年6月為止的12個月期間,全美有超過1,700家銀行分行關門,創有史來最高紀錄。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分行縮減行動仍在持續當中。

在大都市與附近郊區的分行紛紛遭到關閉,主要是顧客流量減少。至於在鄉鎮的分行被迫關門則是因為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選擇撤出的結果。

金融海嘯時期,美國銀行業遭遇重創,導致花旗集團(CitiGroup)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等開始縮減分行。至於地區性銀行則是在最近才加速關門腳步。從2012年中到2017年中的這段期間,Capital One銀行已縮減32%的分行、SunTrust銀行減少22%,以及Regions金融公司的12%。

銀行透過檢視存款水平與距離最近地區分行的通勤時間,來做為關閉分行的評估標準。Capital One發言人表示,「我們持續讓分行網絡發揮極大化效果,確保銀行運作能獲得最高效益。」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銀行業不斷增加分行來拓展業務成長,這也促使銀行分行數目在2009年達到顛峰。不過在金融海嘯後,部分銀行已開始減少分行來撙節支出。

然而在數字網絡當道的時代裡,銀行發現,即使分行數目下滑仍可維持一定存款水平。

這主要歸功於顧客可利用銀行提供的行動app與提款機來進行存款。這樣策略轉變也帶動部分銀行獲利創下紀錄新高。

例如美國銀行去年全年獲利經調整後達到有史來最高紀錄。該銀行自2009年來陸續關閉或出售逾1,500家分行。此舉令美銀可節省租金與人事成本,並進而壓低整體營運費用。◇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