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大陸部份省份爆出經濟數據造假問題,引起國際輿論關注。對於中共官方自曝家醜,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認為,中共地方政府此前的經濟數據「注水」和現在的「擠水份」,都與中央政府的推動有關。
分析:地方政府對造假數據「擠水份」動機有兩點
2018年伊始,首先是內蒙古官方承認經濟數據造假,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為原公佈值的73.7%,並核減工業增加值40%。隨後,天津濱海新區承認2016年的GDP造假,將2017年預期的1萬億GDP直接擠掉三分之一。另外,去年初遼寧官方披露GDP造假,GDP為負成長23%。
對此,程曉農對大紀元記者表示:「過去的中央政府強調GDP增長,評價地方官員的政績是經濟增長率,所以地方政府對GDP造假。習近平這兩年開始講經濟新常態,意思就是整體經濟開始滑坡,經濟增長率已經不好看了,所以當局不再強調GDP增長率。」
「地方政府官員換了一批之後,新上任的官員覺得沒有必要把前任留下來的造假數據繼續保留下去,這些造假數據反而將他們束縛住了,因為今後的經濟增長率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原來的水平。」
程曉農強調:「新上任的官員把前任的造假數據砍掉一點,這樣才能顯示出他任內出現的新的經濟增長率。這是中共官場的為官之道,關係到官員的面子問題。」
他認為,砍掉原來的造假數據的背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砍掉財政收入,「因為過去數據造假不僅是GDP數據,財政收入也造假。GDP砍下來,財政收入也就砍下來了,這樣地方政府沒錢的真相就暴露出來,而地方政府會以經濟困難為由向中央政府提出更多的補貼。這是地方政府更改GDP的另外一個目的」。
「這樣發展的結果就是,今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會越來越緊,炒房地產也不能帶來更多的收入,因為房價不漲或漲得很慢。而且,經濟落後地區的老百姓的養老金和醫保支出都將會縮水。」
「注水和擠水份都與中央政府有關」
近期有英國媒體引述專家的分析報道,經濟數據造假與其說是中共在欺騙,不如說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的副作用;中央不想看到假數據,云云。
陳曉農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本來就是中央政府推著地方政府造假,造假不是近來才有的事情,已經很多年了。中共地方政府的GDP數據加起來超過中央政府的GDP幅度可以從5%到15%,這種現象已經存在十幾年了」。
「中共中央政府公佈的GDP數據低於地方政府的總和,這有統計方法的問題,但客觀上也反映了現實。中央政府知道地方政府造假而不制止,這本身就是一種中央和地方互動的問題。」他強調,「直到這兩年中央政府改變了態度,地方政府才開始停止造假或者砍掉一些以前的造假數據,說明造假和砍掉造假數據同樣跟中央政府推動有關。」
聯合國報告提到中國GDP佔世界經濟比重
近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發佈了《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指中國2017年對全球的經濟貢獻約佔三分之一。
就該報告,程曉農認為這個經濟數據並不一定靠譜。他說:「聯合國這些研究人員是靠聯合國的會費過日子的。對他們來講,說中國(中共)政府的好話有利於他們的職業生涯,如果說中國(中共)政府不好的話,那他們的飯碗可能不保。」
三省市承認相繼造假 其它省份是否會跟進?
2015年,中共兩會的時候,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在出席政協小組會議上時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經濟數據造假嚴重,並引述一名地方官員的話稱,過去幾年搞得有些太高了,現在一下降下來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要逐年消化。
繼遼寧、內蒙古、天津市三個省市相繼承認GDP造假,外界關注下一個承認造假的是哪個政府。
程曉農認為其它省市可能不會在後面跟風。他分析說:「原因是中央政府不願意他們這麼做。如果每個省市都學這三個地方,那就變成一個很大的醜聞。中共政府也許不會阻止這三個省份去減數據,但不會鼓勵所有的省份都這麼做,甚至會制止他們。」
他說:「現在中國(中共)政府已經明確要做兩本帳,今後中央政府對GDP的統計由國家統計局和地方統計局合作,也就是說不完全相信地方統計局。」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