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夫婦從中國孤兒院領養中國孩子後,一般都會讓孩子學中文,了解中國文化,保留他們的中國根,許多甚至還會幫孩子尋親,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世。加拿大卑詩維多利亞Macaulay小學教師朗德格瑞恩(Kristen Lundgren)就是這樣一位母親。

加入Facebook尋親群

據timescolonist.com網站報道,2007年10月,朗德格瑞恩從中國重慶一家孤兒院領養了一名10個月大的女嬰,取名伊莎貝爾(Isabelle)。朗德格瑞恩領養伊莎貝爾時,不了解她為何在孤兒院,只知道當時中國仍實行一胎政策,許多父母生下二胎後,支付不起沉重的罰款,被迫遺棄孩子。

收養伊莎貝爾後,朗德格瑞恩對為女兒尋親一事就一直持開放態度。她說,女兒很小時,就學著寫漢字,說是寫給親生媽媽,因此她心生一念,一定要幫女兒找到親生父母。為給女兒尋親,朗德格瑞恩加入一個海外被領養中國重慶孩子Facebook尋親群。

尋親群中的一位哈利法克斯母親建議,為每個孩子錄製一個10秒介紹片段,讓孩子在片段中介紹自己叫甚麼、在哪出生、出生年月、被領養孤兒院名稱和目前住址等,然後統一製成一個片段,片段最後一名孩子用中文請求知情人儘快和他們聯繫,然後放到Facebook群上請人轉發。

建議提出後,共18個家庭響應,孩子年齡在1歲到16歲之間,除一名男孩外,其餘都是女孩,伊莎貝爾也是其中之一。18個被領養的中國孩子中,有的被加拿大父母領養,有的被美國、荷蘭和比利時父母領養。

片段被放到中國一個類似YouTube的網站上後,迅速被中國網友傳播開來,並被中國報紙、電視和網絡媒體大量報道。朗德格瑞恩說,Facebook群在中國的聯繫人收到到無數回覆和響應,這些回覆都相當感人,他們都是一些尋找孩子的父母,當初他們也不想遺棄孩子。

讓親生父母知道孩子過得很好

朗德格瑞恩還說,有些父母並不知道孩子被外國人領養,他們在片段中幫孩子尋親的目的是讓這些父母知道,他們的孩子已被不同國家的父母領養,過得很好,同時孩子們也非常想了解自己的身世。

她說,最初只是幾家父母想給孩子尋親,後來發酵,影響變得越來越大。對於中國父母和孩子們來說,此事意義都非同小可。

她還透露,截至目前他們共收到15對父母提交的DNA樣本,所有DNA樣本對照完成要花近一個月時間。

據悉,這個Facebook尋親群還通過GoFundMe眾籌到近5,000加元,用於幫助沒錢做DNA檢測的中國家庭。尋親群中的父母們,希望所有可能的中國親生父母都能參與到尋親過程中。

朗德格瑞恩說,為孩子們尋找親生父母,父母們既抱有希望,同時也保持理智現實的心態,可能性雖不太大,但不是沒希望;對所有孩子來說,感覺整個過程「就像過山車一樣」,對她自己來說,也是如此。

伊莎貝爾說,在尋親過程中,她有點擔心,感覺有壓力,同時也很興奮。她有點擔心找到親生父母後,如果沒一點共同點,親生母親不會說英文,需要翻譯才能交流,該怎麼辦?有時又想,真的找到親生母親的話,肯定會很高興,會經常找她出去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