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精粹之一。成語是漢語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簡潔精闢,多由四字組成,如「有聲有色」;也有三字或四字以上的,如「桃李滿天下」、「有志者事竟成」等,反映、表現出繽紛多彩的人文世界。
人們從中可以了解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藝術、道德倫理等諸多方面,其中蘊涵著民族文化各類思想行為的趨向和準則,是漢民族文化心態的生動、可感的寫照。
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神話故事,如開天闢地、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八仙過海、天衣無縫、點石成金等。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拔苗助長、濫竽充數、亡羊補牢等。
三是歷史典故,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詞組,還有融入外來文化而出現的,以及來自人民口裏常說的習用語。儒道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三教思想在成語中都有大量的反映,很多成語源於儒道釋文化中的經典故事。還有一些歷史故事,如完璧歸趙、負荊請罪、一鼓作氣、破釜沉舟等。
四是文人作品,如世外桃源、乘風破浪、老驥伏櫪、水落石出等。成語數量龐大,形式完整,內容精練,本文擬從成語與民族文化之間關係的角度,即把語言現象與文化現象結合起來,探討成語的文化內涵。
成語對儒家文化的體現
兩千年來,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一直佔主導地位,體現儒家文化中關於人的品德修養,和處事原則方面的成語典故,比比皆是。
如「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子路請教孔子甚麼樣的人才是「成人」,孔子說:「在利益面前,首先要考慮它是否符合道義,在逆境面前,也不忘自己平日的諾言,這是最起碼的成人標準了」;「見賢思齊」(《論語.里仁》),指遇到比自己賢能的人不應嫉妒,要學習對方的美德,使自己改進向善,成為賢能的人;「過化存神」(《論語.學而》),意為君子所經過的地方,人們都會受到他的感化,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
「反求諸己」(《孟子.離婁上》),指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浩然正氣」(《孟子.公孫丑上》),指正大剛直的精神,孟子說: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其為氣也,配義與道」。
此外,還有「見義勇為」、「博施濟眾」、「與人為善」、「擇善而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成語對道家文化的體現
「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等成語,都是道家思想的反映。有許多成語出自《老子》,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思是說天道不分親疏,對所有的人都是一視同仁,但行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使其做事有如神助。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原作「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天道之網廣大而寬疏,但卻不會放過一個壞人,誰作惡就要受到天理的懲罰。「天長地久」,是指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
「上善若水」,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指人崇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無所爭。「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此外,還有「大音希聲」、「出神入化」、「內聖外王」、「功成不居」等。
成語對佛家文化的體現
儒道是本土文化,釋是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文化互相影響、吸收,佛家文化在中國扎根並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一部份,對漢語的語言、語彙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很多成語有著濃厚的佛家文化氣息,並蘊含著深刻的佛家慈悲普度的思想,如「佛法無邊」、「佛光普照」、「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等;「明心見性」、「一塵不染」、「勇猛精進」等成語描述修煉人同化佛法,修心去業,保持心地純淨及不斷向上昇華的狀態;「神通廣大」指神奇的功能、法力廣大無邊,無所不能;「五體投地」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則是「因果報應」的體現,勸人行善向善,給人以警醒和啟迪。
成語為民族文化的基本內容
成語是漢民族獨特的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審美觀念和價值體系的全面展示。成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對人生看法、社會認識等許多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如做人要「安貧樂道」、「明辨是非」、「正氣凜然」、「滿招損,謙受益」等。人們在生活中的不同形態也得到體現,如「溫良恭儉讓」,則表現出了人們在生活中要做到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
成語故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份,每句成語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歷史的積澱,千萬人的口口相傳,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使人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如俞伯牙、鍾子期的「高山流水」、張良的「運籌帷幄」、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祖逖的「聞雞起舞」、王羲之的「入木三分」、富弼的「德高望重」、岳飛的「精忠報國」。(下周四續完)
--轉載自明慧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