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華歷史上最為風雅富庶的王朝。一部《東京夢華錄》,一卷《清明上河圖》,留存了它太平日久、人物繁阜的末世繁華,此後便是衰敗之始。宋人認為,徽宗朝的「北宋六賊」,正是導致宗社之難的歷史罪人。

(接上期)

清洗「舊黨」 剷除異己

自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變法以來,持不同政見的文士們分化為新、舊兩黨,幾十年來圍繞是否支持新政,不斷出現爭論與諫諍。這原本是北宋朝自由風氣使然,卻被小人從中利用,將一場思想交鋒演變成黨同伐異、排斥忠良的奪權戰爭。

元豐8年(公元1085年),哲宗繼位,主政的太后力圖恢復「祖宗舊制」,起用舊黨司馬光等人。他們盡罷新法,同時將改革派人士或貶官、或遷謫。這一時期稱作「元祐更化」,至元祐9年(公元1094年)哲宗親政而結束。此後新黨張惇入相,時任戶部尚書的蔡京依附新黨,為謀取更多的政治利益,他打著恢復新法的幌子,大肆清洗元祐時期的舊黨。同時,他為了打擊異己,甚至羅織罪名,將並非舊黨的異己者劃為元祐黨人。舊黨及無辜人士被蔡京構陷,或遭貶官、或被流放,甚至客死他鄉。

當蔡京在徽宗朝出任宰相後,新黨迫害舊黨的歷史再次上演。在徽宗初即位的元符3年(公元1100年),天現日食,徽宗下詔求言,並表示言論不當者亦不加罪。於是百官上疏言事,大多論及新法。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徽宗出爾反爾,要追究言論激進者的罪責。蔡京便藉機把元祐、元符年以司馬光為首的120位舊黨斥為「奸黨」。兩年後人數又增至309人,蘇軾、黃庭堅、秦觀等大文學家皆在其中。

蔡京打壓舊黨的手段更甚於哲宗時期。除了將在世的舊黨官員流放至邊遠苦地,他還請徽宗書寫碑文,將「奸黨」姓名刻成「元祐黨籍碑」立於宮門前,並讓各地翻刻。同時,舊黨的文集、畫像等作品成為禁忌,他們的子孫永遠不得做官,不得與皇室通婚,五服內親屬亦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

所幸天道不泯,百姓並未受蔡京蒙蔽,對元祐忠臣依舊抱以崇敬之心。史料載,長安的石工安民,被徵去刻印黨人碑,他萬般推辭:「小民愚笨,不知立碑之意,但像司馬相公這樣的人,海內稱其正直,今謂之奸邪,我不忍刻也。」官吏欲降罪,他只好領命,並請求不要將名字刻在碑末,「恐得罪後世」。九江的一個石工奉命毀棄蘇軾、黃庭堅的匾額,直言不諱:「今日以奸人為名,誠不忍下手。」

蔡京本欲讓政敵身敗名裂,卻弄巧成拙,反將自己的險惡用心昭示天下。然而,元祐黨籍一案,終究影響了宋廷的人事格局,致使忠良盡去,政事不堪,埋下國破家亡的隱患。

貪戀相位 窮餓而死

根據宋制,官員年滿七十歲便要退休,稱「致仕」。或由本人陳乞致仕,主動辭官;或由朝廷強令致仕,將那年邁而流戀官場之人,請出廟堂。蔡京一生追名逐利、把持朝政,人到中年才拜為宰相,又歷經四宗四落,絕不甘心將榮華富貴拱手讓出。在最後兩次的宰相生涯中,他不顧聲名狼藉與年老力衰,緊握相權不放,表現出一代奸臣貪婪無度的本色。

政和2年(公元1112年),蔡京以66歲高齡第三次出任宰相,他本應在四年後致仕,卻始終沒有放權離去的意思。《續資治通鑑》載,當童貫與蔡京之子蔡攸向他索取「謝事表」以暗示他致仕,蔡京竟然手足無措,慌慌張張地哭泣道:「京衰老宜去,但不忍心這麼快就退休,因為君恩未報,此心二公所知也。」情急之下,他竟連自己兒子也不認得,直呼為「公」,引得左右竊笑不止。

宣和6年(公元1124年),78歲的蔡京已是「目昏眊不能事事」,卻強行擔任宰相之職,批示公文、上朝奏對等一應大小事務交由幼子蔡絛代勞。蔡絛輔國無能,恣意為奸、竊弄權柄之作派卻一如蔡京。因其不能勝任,徽宗大怒,下詔免其職權,並授意童貫再次提醒蔡京上表辭職。蔡京再次大哭拜倒:「上何不容京數年,一定是有人進了讒言。」這樣,他才奉命上交辭官奏章,徹底放權。

第二年,金兵大舉南侵,徽宗匆匆傳位於欽宗。蔡京失去天子怙恃,一夜之間成為眾矢之的,被指責為傾覆大宋的國賊之首。百官紛紛上書,痛陳其奸惡之行,令他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一年之內連貶五地,最終發配韶、儋二州。

流放路上,蔡京攜帶大量金銀財寶,本以為餘生衣食無憂。豈料,他的惡行為天下人盡知,一路上遭人唾罵,更買不到一粒米、一口水。每過州縣,蔡京被官府驅逐,不得行走大道,嘗盡飢腸轆轆、顛沛流離之苦。這時他才不得不嘆道:「京失人心,一至於此。」

潭州是他人生的最後一站。《宣和遺事》載,蔡京窮病交加,在那裏回顧一生得失,作一首絕命詞:「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多行不義必遭惡報,最終他餓極而死。

靖康2年,金兵攻破京城,俘虜徽欽二帝與皇室成員,北宋迅速滅亡。這場「靖康之變」,成為宋人永遠的傷痛和恥辱。蔡京或許沒有想到,他的所作所為害己誤國,不僅留下千古罵名,更給宋朝帶來深重災難。「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慷慨之聲迴盪至今,教人扼腕嘆息;而奸臣當道、小人禍國的歷史教訓,更應成為今天的明鏡和警鐘,告誡人們親賢遠佞,明辨忠奸。◇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