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十九大」,中共高層人事博弈進入白熱化,習近平當局近期進行的一連串人事變動,讓人應接不暇。外界認為,習在「十九大」的核心地位已經大致落定,但「十九大」仍有三大懸念待解。
懸念一:「反腐大將」王岐山的去留
習近平上任後掀起反腐打虎風暴,而為習操盤反腐和打虎的人,就是習的政治同盟王岐山。據悉,王在5年的反腐中,拿下了以江派為主的中共內部200多名副部級以上高官。
分析人士稱,王岐山的鐵腕反腐觸動了中共各個利益集團,特別是江派家族的既得利益,因此,江集團對王岐山恨之入骨,不斷發起輿論攻擊,甚至進行多次暗殺。
王岐山是否留任不僅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也成了中共內部關注的焦點。
此外,中共還有一個不成文的「七上八下」的規定,也就是說,政治局常委在新任期內年滿67歲的還可以續任,但年滿68歲的就得離任。年已69歲的王岐山,是否能「破例」留任,尚未明確。
大紀元此前獲悉,因為王岐山的年齡問題,習近平能否改變「七上八下」的制度使王留任,中南海內部仍有爭議聲。
據接近中南海的消息人士披露,儘管有人在海外散佈王岐山的負面消息,但習、王政治盟友關係並未發生變化,王仍然得到習的信任。
「十九大」前,王岐山去留也成為中共各派向外放風的焦點。
經濟學人智庫9月19日發表一份報告,69歲的現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會打破「七上八下」的慣例,留任政治局常委,這是為習近平到2022年時也屆69歲仍能連任作準備。
此前,也有傳聞指王岐山在「十九大」會退下。
王岐山在9月8日出席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大會時講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的話。此語引發部分媒體的解讀,認為王是在釋放退下的信號。
9月18日的《明報》引用多名北京消息人士透露,年屆69歲的王確有退意,「十九大」後,王岐山將選擇功成身退。有接近王岐山的具有軍方背景的紅色後代指,與王岐山相熟的「紅二代」近期曾委婉探問關於王在「十九大」後的職位變動,王笑稱「不可能一直工作,也該好好休息了」。
消息人士稱,王岐山近期提拔了數名在反腐中表現突出的紀檢監察室主任;按中共官場慣例,主官在離任前,通常會提拔親信及有功人員。
懸念二:新一屆常委名單
隨著「十九大」臨近,有誰能在中共最高權力機關政治局常委會中謀得一個席位,外界格外關注。各個媒體競相尋找信息,「入常」名單因此也被曝出各種版本。
《蘋果日報》8月26日援引海外媒體報道說,「入常」名單已確定六人,分別是習近平、李克強、汪洋、栗戰書、胡春華、陳敏爾,剩下一席將從王岐山、趙樂際、韓正三人中「權衡選出」。
上述名單與大紀元此前獲悉的常委名單有類似之處。接近中南海的消息人士透露,七常委中四人已確定:習近平、李克強、汪洋、栗戰書。現在博弈的焦點是王岐山是否留任、胡春華是否入常。
日本《讀賣新聞》8月24日爆出的版本中,除了習、李、汪、栗四人外,還有陳敏爾等。報道還說,最終名單爭論仍在繼續,預計會持續到秋天「十九大」開幕。
從目前的各種版本中看,習、李、汪、栗的常委地位似乎已經敲定,政治新星陳敏爾似乎成為「入常」的熱議人選之一。
現任重慶市委書記的陳敏爾被廣泛認為是習的人馬,深受習的器重。多家外媒近日放風說,陳敏爾將在「十九大」上成為政治局常委,或被內定為習近平的接班人。
原任貴州省委書記的陳敏爾7月15日取代落馬的孫政才,成為重慶市委書記。當時就有分析稱,陳此次從偏遠貴州調任重慶,無疑是一個不尋常的政治信號,或將進入「接班」的快車道。
大紀元此前曾獲悉,陳敏爾調任重慶是習近平大棋局中的關鍵一步,早在2年前就開始布局,調任重慶目的是為陳最終入常鋪路,重慶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
路透社、《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也相繼刊文,稱陳敏爾仕途看好,有可能「入常」。
陳是習的浙江舊部,兩人關係密切。陳在主政貴州時推行的一些扶貧政策受習青睞。
「入常」的另外一個熱議人物胡春華,則是「十八大」隔代指定的「王儲」,按照中共「慣例」,被確定為「接班人」之後,必先「入常」。但有多種跡象表明,習不一定會接受胡春華的「王儲」地位。
至於近期爆料的另外一位「入常」人選韓正,有關他的傳聞自「十八大」以來不斷。網絡上圍繞韓正的公開爭議很多。韓正和因「上海社保案」入獄的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存在拉幫結私的關係。韓正曾動用行政經費、稅收,給處級以上的退休官員白送一套住宅。報道稱,有關韓正的貪腐醜聞多涉及江澤民家族。
懸念三:習近平是否指定「接班人」
今年7月24日,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被公佈涉嫌嚴重違紀接受審查,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的仕途霎時間成為輿論的關注點。胡春華和孫政才是「十八大」上被隔代指定的總書記和總理人選。
胡錦濤在位十年,權力被江派人馬架空。有消息指,習近平「十九大」前拿下孫政才,是斷了江澤民派系後路。
廢「相儲」是否意味著習要打破中共以往的「隔代指定」體制?《星島日報》刊文稱,孫的落馬,說明中共過往的「隔代欽點」不再靈驗。
一名深諳中共內情的分析人士曾對法廣表示,拿下孫政才表明,習近平幾年來致力於打破中共這些年形成的一些黨內約法,包括七上八下、隔代指定、主要領導人連任不能超過兩屆等。
到目前為止,多數推測指向,習近平無意在「十九大」確定「接班人」。港媒分析認為,這種選擇有利於習進一步全面掌控權力。
自由亞洲電台曾刊文稱,雖然不能斷言胡春華就是下一個孫政才,但孫被撤換的消息公佈後,就有「廣東省委上上下下都為胡春華捏著一把汗」的說法流傳。
《南華早報》的前主編王向偉發文說:「孫政才的垮台使胡春華的未來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他不太可能繼續是高層領導的競爭者。」
時事評論員石久天說,以前中共「王儲」在「備胎」階段,一般會擔任國家副主席,及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職務。但是這種備位的方式的問題在於容易削弱中共總書記的權力,因為有相當部份官員會為將來著想,提前轉向。因此在孫政才落馬後,胡春華難以成為實權常委,外界此前熱傳的胡春華可能任政協主席,從這一點來看,並不是空穴來風。
《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稱,習近平很可能會在「十九大」打破標準做法,通過推遲指定「接班人」,來為延長自己的任期奠定基礎。
北京時評家華頗表示,「十九大」上不會出現接班人。習近平拿下孫政才的目的之一就是傳遞「我還沒到指定接班人的時候」這樣一個信息,而且面對中共這樣一個爛攤子,習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接班人。
不過也有外界猜測,從習近平的年齡來看,習有條件延長自己的任期,因此不需要過早的確立接班人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