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讀書對人掌握知識來講的重要性,特別是處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讀書可以擴寬我們的視野,令精神層面更高尚。而徜徉於書海,更能令我們的世界變大。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明天(19日)開始。而每一年,各出版商都會以新穎別致的設計推出自己的主題,今年三聯書店推出的主題是「我們的世界變大了」。 日前,三聯書店舉辦2017書展傳媒會,巡覽今年書展主題館設計及新書和活動介紹,多位作家出席新聞會並分享新書概要及創作理念。其中,不乏新穎獨到設計,例如以有趣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古代場景中的網上學歷史。畫家及作家以全新的視角觀察我們的社區及周遭環境所描繪出的畫冊,明星攝影師以獨特的視角拍攝出的別樣風景……無論內容和角度都不乏新奇獨特之處。

陳美齡和她的首本自傳《人生的38個啟示──陳美齡自傳》。
陳美齡和她的首本自傳《人生的38個啟示──陳美齡自傳》。

陳美齡出自傳 首披露悲慘經歷

陳美齡由早年甜美的少女歌手,到遠嫁他鄉的日本做少奶奶;由三子之母到大學教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再到作家……62歲仍似26,一切都看起來那麼順利,甚至令人羨慕到妒忌的天之驕女,卻未料,她的人生也同樣經歷過高山低谷。

今年書展,陳美齡將推出首本自傳《人生的38個啟示──陳美齡自傳》,從童年至出道唱歌,及到日本發展,她將首次披露過往人生中的高低起跌,影響她的人生的思考方式,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如何從歌手轉變成一名學者及文化人的經歷,都將在書中娓娓道來。

美齡直言:別人看我一帆風順,其實我的人生中也有過挫折和悲慘的經歷,如生病的時候,父母過世的時候,有朋友對你不住的時候,也有過事業上迷惘的時候,有上天幫我,給我送來貴人的時候……

從《50個教育法 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到《40個教育提案 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再到《人生的38個啟示》,美齡笑言,雖然看起來數字在減少,但重量不變,絕對不會縮水,值98元。

新聞會上,同場出現的兩位教授就慨嘆人生之奧妙。歷史學教授周佳榮說,當年他和張偉國教授同在日本留學時都是聽陳美齡的歌的。當年在日本讀書時視為偶像並在她的歌聲中得到思鄉慰藉的歌手幾十年後竟然在眼前出現,他們除了感到開心、欣慰,就是讚歎人生無處不相逢的奇妙巧遇。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將香港歷史追溯到數千年前。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將香港歷史追溯到數千年前。

帶入真實場景 網絡學歷史更有趣

學歷史如果單憑老師站在台前講,似乎難以想像古代事物。如何令理解能力還沒那麼強的小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並能有一個比較具體的認識呢?相信都是插畫最直接。

Minecraft學歷史系列1《中國八大場景》,書中從不同視點切入,以綜合的方式,還原8個中國重要的場景,包括新石器時期的半穴居、殷墟、秦兵馬、魏晉佛像、唐長安城、宋清明上河圖、明文人家居,以及滿州八旗兵制。為吸引年輕讀者對歷史的興趣,書中採用minecraft及插圖的方式,再配以簡單生動的文字(作者張偉國教授),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講到學歷史,香港人可能不清楚自己的歷史到底有多久遠。由周佳榮教授編寫的《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將香港歷史追溯到數千年前。作者分遠古、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個時段簡述香港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歷史進程;又以香港歷代行政沿革、居民和社會經濟、近代之前的宗教和教育三個專題探討歷史上的香港社會,指出有數千年悠久傳統的中國文化,是香港成長的根源和基礎,而且從未中斷。

John Ho新畫冊《香港散步日常》,聚焦香港十八區的街坊生活。
John Ho新畫冊《香港散步日常》,聚焦香港十八區的街坊生活。

靚景生活美食 《香港散步日常》

畫家John Ho走遍香港十八區,今次不僅用畫筆描繪出每個區的特色建築、人們熟視無睹的靚景、街道,更將每個區不同的飲食和日常生活場景記錄下來,展現各區不同樣貌,亦留下屬於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印記。

John Ho新畫冊《香港散步日常》,將焦點放回香港,畫筆呈現十八區的街坊生活,讓人形象地了解香港。連港人看了都覺得原來我們生活的環境竟然這麼靚呢!

于逸堯為紀念亡母,在《天地一餛飩──我和媽媽的味道因緣》記錄小時候與母親一起包上海餛飩的情景。
于逸堯為紀念亡母,在《天地一餛飩──我和媽媽的味道因緣》記錄小時候與母親一起包上海餛飩的情景。

于逸堯之餛飩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道美味的記憶,或來自童年,或來自母親的親手炮製。香港音樂人、音樂製作公司「人山人海」創辦人之一于逸堯,不僅在音樂方面有出色成就,現時亦為自由創作人,並撰寫飲食文化專欄等。

為紀念亡母,書展期間他將推出《天地一餛飩──我和媽媽的味道因緣》,記錄小時候與母親一起包上海餛飩的情景。而那份根植於記憶深處的味道,在母親因癌症離世後,成為親子間的一線連繫,並促使他四出尋找餛飩的各種故事。

廣東的雲吞和上海的餛飩,讀音相同,文化有異。作者走訪了多間餐廳,從中式的餛飩、雲吞、抄手,乃至西餐中異曲同工的菜式;從歷史背景、烹調方法到飲食習慣,帶讀者領略那一小塊麵皮裏包裹著的乾坤。

部份受訪廚師或餐廳願意公開食譜,讀者可在家嘗試自行製作。作者為紀念亡母,本書收益全數撥捐香港癌症基金會(Hong Kong Cancer Fund)。

任達華:《香港•別的風景》

藝人任達華走訪香港不同地區,拍攝獨特的建築、節慶及城市的生活面貌;更有航拍,鳥瞰香港海岸線、島嶼及大自然之美。在他的眼中及以不同視角,所呈現出的不一樣的香港。相片從構圖到整體美感,都呈現出藝術家的一種修養和獨到眼光。亦啟發人以別樣角度看香港。

李嘉雯採訪多家著名餐廳尋訪食物背後故事,並介紹一些著名西餐食品的烹調方法。
李嘉雯採訪多家著名餐廳尋訪食物背後故事,並介紹一些著名西餐食品的烹調方法。

《得閒去飲茶》後《得閒飲西茶》

香港是東西文化薈萃的都市,亦是東西美食兼具融合的地方。李嘉雯3年前所著的第一本書《得閒去飲茶》,是想送給媽媽,以及像媽媽那樣一輩子在酒樓或餐廳工作的香港人,卻未料,坊間回應不俗,甚至促成一間同名社企的成立。

今次書展,李嘉雯再出新書《得閒飲西茶》。作者採訪了多家著名餐廳:半島酒店、森美餐廳、海安咖啡室及銀龍粉麵茶餐廳,同時尋訪不少食物背後的故事:凱撒沙律跟凱撒大帝有關嗎?拿破崙意粉跟拿破崙有關嗎?餐廳卡位的由來?為甚麼凍飲要加錢?亦會介紹一些著名西餐食品的烹調方法:火焰雪山、安格斯牛扒、法式西多士。

書中除介紹餐廳歷史、食物典故、烹調技巧外,在「食物味道」外,更讓人體會到的是那股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

《藝行誌》撰文的藝術家均屬重量級人物,相信會對藝人及讀者予以啟發。
《藝行誌》撰文的藝術家均屬重量級人物,相信會對藝人及讀者予以啟發。

重量級藝人 譜寫《藝行誌》

由藝術節資深行政人員吳杏冰主編的《藝行誌》,邀請了本港知名的二十多位藝術家自己撰文,講述他們從事藝術工作的歷程與經驗,以及跟作者之一吳杏冰女士的交往。

本書撰文的藝術家均屬重量級人物,如閻惠昌、鍾景輝及趙廣超等,相信會對藝人及讀者予以啟發。同時,亦在很大程度上是香港藝術史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相信對研究香港藝術發展具有參考價值。◇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