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來源久遠,據說二千多年前漢文帝時代就開始了。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黃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將「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訂製「太初曆」時,就已經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傳說始於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在黃曆正月十五日,有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習俗。於是,明帝命令皇宮和寺廟在那天晚上點燈敬佛,後來又命令從士族到庶民都要掛燈。之後,這個習俗就慢慢變成民間傳統的節日。「元宵節」因此從宮廷傳到民間,由中原發展到整個中國。

元宵節猜燈謎

元宵燈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性活動,其中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屆時君臣百姓都去看燈、猜謎語,文人們則飲酒、賦詩與答對。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猜燈謎是年輕人的表現機會,也是各人家世背景、才學人品的展現。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

古時傳統情人節

古時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元宵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心儀之人。北宋詩人歐陽修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南宋詞人辛棄疾寫道:「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都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回味去年元宵夜兩情相悅的歡愉,但物是人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愛情是甜蜜的,也常常會帶給人遺憾。

對中國的有情人來說,正月十五的花好月圓意義特別。隋朝軍隊滅南陳前夕,南陳昌樂公主與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銅鏡,各執一半,作為以後相見的憑證;並約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賣鏡於市,以探對方消息。隋滅陳後,昌樂公主被楊素納為妾室,次年元宵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個老人叫賣半片銅鏡,因價錢奇貴無人問津。徐德言見狀在破鏡上題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楊素得知此情,將公主送還,令二人破鏡重圓。也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