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調降中國信貸評級,這表示中國的金融實力前景將惡化,債務將進一步攀升,經濟增長將放緩。十九大召開前,習近平不僅面臨政治對手的公開進攻,更面臨巨大且難以找到應對措施的經濟難題。

穆迪下調中國信貸評級 GDP增長率將下降

5月24日早上,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突然將中國大陸主權評級由Aa3下調一級至A1,顯示中國由「非常低信貸風險」轉至「低信貸風險」。

具體來說,穆迪這次下調了中國本幣和外幣發行人評級,還將已核准但未發行的高級無抵押外幣債務評級從(P)Aa3下調至(P)A1,外幣存款評級上限從Aa3降至A1。而穆迪仍將中國的本幣債券和存款上限維持在Aa3,外幣債券評級上限維持Aa3,短期外幣債券和銀行存款評級上限仍為Prime-1。

穆迪在解釋這次調降的原因時表示,中國的金融實力前景將惡化,債務將進一步攀升,經濟增長將放緩。

穆迪預計中共政府的直接債務在GDP中的比例在2018年前或將逐漸攀升至40%,在2020年前或逼近45%。GDP增長率有可能在未來5年間降至逼近5%水準。

香港東網表示,穆迪下調GDP增長率的理由:一、由於投資佔總支出的份額減少,資本存量形成將減慢;二、勞動人口年齡自2014年起下跌,並將會加快下降速度;三、雖然有額外的投資及高技能,但不預期低生產率會出現逆轉。

據專家介紹,針對中國信用評級採取行動是很少見的情況,7年來三大評級機構都沒有調整過中國評級,接下來的問題是標準普爾是否跟隨穆迪。標普自2016年以來已將中國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表明有潛在的降級可能。穆迪下調中國主權評級後或將增加中國企業的海外融資難度,也會影響外資進入中國的意願。

兩天後,穆迪主權風險部副董事總經理Marie Diron表示,雖然中共進行結構性改革來抑制債務激增帶來的風險,但是,即使改革會減緩債務累積的速度,卻不足以阻止債務上升,中國的債務水準不會迅速下降。

Diron還提到,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政策刺激,預計未來為了達到官方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共會繼續依賴投資刺激,債務將繼續增加。如果中國本已膨脹的信貸泡沫得不到抑制,穆迪可能會再次下調中國的信用評級。

路透社5月26日引述分析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政府主導的刺激措施,但是後果是產生了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GDP)300%的巨額債務。

一些分析師越來越擔心中國的債務累計速度,同時表示很多債務和銀行系統都是受到中共政府控制的。瑞銀集團(UBS)估計,2016年中共政府債務已經達到GDP的68%,企業債攀升至GDP的164%。

另外,中國的銀行業壞賬堆積,國際清算銀行(BIS)2016年9月分曾警告,中國的債務累計速度過快,未來3年內銀行業的風險將越來越大。

人民幣貶值 國際化艱難

穆迪降級的第二天,5月25日,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4月分,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佔比下滑至1.6%,排名降至第七。

SWIFT的報告顯示,目前歐元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佔比是30%,美元佔比40%,而人民幣今年3月僅佔比1.78%,排在美元、歐元、英鎊、日圓和加元、甚至瑞士法郎之後。

今年2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佔比為1.84%,3月跌至1.78%,而4月更下滑至1.6%。

人民幣曾在2015年8月超越日圓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和英鎊之後的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但是從2015年8月以後,隨著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排名開始回落。2016年10月,人民幣的全球支付額下滑至第六位;而在傳統的貿易金融領域,人民幣的排名也被歐元超過,排位降第三。

海外評論人士文小剛對此表示,人民幣貶值帶動大陸資本外流使中共極為恐慌。中共為了嚴防資本外流,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不斷推出控制資本流出的政策,這個政策可以說包括了對大陸任何一個換匯群體,比如外企、國企、個人、金融機構都包含在內。中共已經實行了事實上的外匯管制,只是自己不願承認。

文小剛說,中共此舉實際上就是關上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大門,對於中共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中共阻止了部份資金外流,但另一方面外資看到在大陸的企業不能將利潤匯到海外,也停止了到大陸投資。中共此舉也違背了加入SDR時的承諾。

明晟: 中共預審數據是納入A股難題

5月24日,美國著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明晟的首席執行官Henry Fernandez表示,要將大陸A股納入MSCI指數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發佈與新金融產品相關的數據需獲得中共的預先批准是個難題。

MSCI明晟的首席執行官Henry Fernandez表示,要將大陸A股納入MSCI指數仍有問題,其中發佈與新金融產品相關的數據需獲得中共的預先批准是個難題。(大紀元資料室)
MSCI明晟的首席執行官Henry Fernandez表示,要將大陸A股納入MSCI指數仍有問題,其中發佈與新金融產品相關的數據需獲得中共的預先批准是個難題。(大紀元資料室)

明晟將於6月21日約凌晨4時半宣佈是否將A股納入MSCI。如果A股被納入MSCI,未來10年內中國市場有望吸引多達4千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2016年6月,因為必須廢除大陸交易所對於A股掛鉤金融產品在海外上市的「預先審批權」等問題無法解決,MSCI明晟連續第三年拒絕把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新興市場指標指數。

據《香港經濟日報》24日消息,今年MSCI提出縮水版納入A股名單,僅限可以經「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的約169隻大市值股納入買賣範圍。

而A股在指數中的權重也將從3.7%降至1.7%。

今年1月23日,Fernandez在接受路透社採訪表示,如果中共進一步實施資本管控,將中國股市完全納入MSCI指標指數的進程可能會停止。

為了嚴控資金流出,中共去年第四季度以來不斷收緊換匯政策,其中之一是限制在大陸的外企將利潤匯回海外的總公司。

2017年大陸股市不斷下跌。截至5月24日收盤,大陸A股2,806家上市公司中,有1,385隻個股跌穿2016年1月底股市熔斷時創出的股災底,佔比達43%。

據《證券時報》10日報道,經過連續調整之後,A股最新總市值跌至5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距離上證指數今年內高點3,295點時期,市值已經縮水超過4萬億元。

據數據服務商Wind統計,2017年以來,在市場當前正常交易的3,194隻股票中,階段上漲的個股僅有841隻,下跌股票2,345隻,超過73%。跌逾20%的個股達1,046隻,16股股價相比年初腰斬。若按照5,000萬持倉賬戶粗略計算,戶均虧損超過8萬元。

困境:中國實體經濟 嚴重脫實向虛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滑,主要表現在製造業衰退和巨額債務。今年4月份的工業產出、固定資產投資、製造業的增速分別比3月分下滑1.1、1.4和3.8個百分點;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卻大幅上漲90個基點,意味著融資成本上升。

大陸經濟學家任澤平5月24日發表分析文章表示,大陸「流動性陷阱」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也就是說,大量超發的貨幣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推升了資產泡沫。

而資金脫實向虛的背後因素是中共長期以來大規模刺激房地產和過剩產能,造成實體經濟回報率下降、槓桿率高,以及資產價格泡沫膨脹。

中共大量超發的貨幣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長期以來大規模刺激房地產和過剩產能,造成資金脫實向虛,資產價格泡沫膨脹。(AFP)
中共大量超發的貨幣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長期以來大規模刺激房地產和過剩產能,造成資金脫實向虛,資產價格泡沫膨脹。(AFP)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去槓桿中,但是任澤平認為,僅僅去槓桿還是不足以令資金返回實體經濟,關鍵是要提高實體經濟回報率,這其中還涉及國有和民營企業不公平競爭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刺激和依賴房地產投資的規模,從上世紀90年代土地財政開始迅速擴大,從出讓土地使用權中獲利,地方政府設立融資平台從銀行大量借貸以維持房地產開發投資。經濟學家吳敬璉曾多次公開表示,中共央行超發的貨幣大量流向房地產,導致泡沫和債務風險加劇,同時實體經濟衰退,經濟高度依賴房地產。

另外,從本世紀初開始,中國就出現了產能過剩問題,2005年即出現鋼鐵、煤炭、紡織等十多種行業產能過剩,之後逐漸擴展到更多行業。業界普遍認為,產能過剩行業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中共長期向國有企業提供貸款和稅收方面的優惠和補貼,造成國企產能過剩且低質、民企被限制發展。◇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