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康熙十三年的太子胤礽(音仍),是康熙皇帝與孝誠仁皇后的嫡次子,出生當天,其母不幸崩於坤寧宮。康熙十四年,由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做主,嗣立胤礽為大清帝國皇太子。康熙對失去母親的太子十分寵愛。

然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經過深思熟慮後,毅然決定廢掉太子。九月四日,康熙在行獵途中,到布林哈蘇台駐地,召見諸王、大臣、侍衛及文武官員等人,齊集於行宮前,命令皇太子胤礽跪在地上,垂淚訓曰:

「朕承太祖、太宗、世祖的宏業,四十八年至今,兢兢業業,照顧官員,愛養百姓,惟以治安天下為己任。今觀胤礽、允祁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只知道在眾人面前逞兇狂,暴虐淫亂,朕包容二十年了,難以說出口,可是其表現卻愈來愈壞,侮辱朝廷諸王、貝勒、大臣、官員們;專擅威權,糾聚黨徒;窺伺朕身,起居動作,無不探聽。朕以為,國只有一個君主,胤礽為何將諸王、貝勒、大臣、官員們任意淩虐,隨便毆打呢?如平郡王納爾素、貝勒海善、公普奇等人都被你毆打過,大臣官員以至兵丁,無不深受你害。朕完全掌握這些情況,因為諸臣之中,有誰和朕談到你的情況,你就仇視誰,橫加鞭笞。所以朕將你的所作所為一一向諸王打聽。朕巡幸陝西、江南、浙江等處,或駐廬舍,或御舟航,未曾隨便出走,未曾一事擾民。可你同你的屬下人等,行為不軌,無所不至。現在朕羞慚難言。你又遣使邀載藩入貢之人,將進貢給朝廷的御馬任意的佔為己有,以至蒙古俱不心服。種種惡端,不可枚舉。」

「朕還希望你能悔過自新,故忍耐包涵至於今日。朕知道你天性奢侈,令乳母之夫淩普,擔任內務府總管,你一應所需,隨便取用。誰曾想到淩普這個人,更是貪得無厭,致使家奴下人無不怨恨。朕自你幼時,諄諄教誨,凡是所用物品,皆是百姓脂膏,應該節儉。可是你不聽朕言,窮奢極欲,逞兇作惡,今天更加肆無忌憚,有將朕的諸子都殺光的態勢。十八阿哥患病,大家都因為我年事已高,無不為朕憂慮。你們是親兄弟,卻毫無友愛之意,因為朕責備你,你居然憤然發怒。」

「更讓人驚異的是,你每夜逼近布城(皇帝行宮臨時搭的布帳帷幕),從裂縫中向內偷看。從前索額圖幫助你潛謀大事,朕完全知情,所以將索額圖處死。現在你想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讓朕『未卜被毒死,明日遇害,晝夜坐臥不安』。似此之人,怎麼能夠繼承祖宗的宏業!並且胤礽生而克母,這樣的人,古稱不孝之徒。朕即位以來,諸事節儉,鋪的是破舊褥子,蓋的是舊被,穿的是布襪子。胤礽所用的一切,遠遠超過朕,還感到不滿足。你盜竊國庫,干預政事,必然會敗壞我們的國家,殘害我們的萬民而後止。如果用此不孝不仁之人為國君,對祖宗創業打下的江山,會有甚麼結果?!」

康熙說完,感到傷心難過,隨後倒地,痛哭起來。諸大臣將皇上扶起。

康熙淚水未乾,又接著說:「太祖、太宗、世祖艱苦創業,與朕開創的太平天下,斷不能交給此人。等回京後,昭告於天地宗廟,將皇太子胤礽廢掉罷黜。命將胤礽拘留,並將其黨羽之人,俱行正法,四人充發盛京。因此事關係天下萬民,非常重要,乘朕身體健康,定此大事。你們諸王大臣、官員、軍民等,就皇太子所行之事,是虛是實,可以各自秉公陳奏。(意:我講的是不是事實,你們大家都可以陳述各自的意見)」

由此不難看出,康熙帝雖為國所需,廢掉皇太子,但廢黜之後,難以割斷父子之情。難過、憤恨、失望、憂傷、惋惜、憐愛等多種心情交織在一起,使其一連六日睡不著覺。每對諸臣談起,便老淚橫流,涕泣不止。

九月十六日,康熙帝回到北京。當天召見文武百官,齊集於午門(故宮正門)之內,宣諭拘留太子胤礽之事。並親撰告祭文,於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廟、禮稷。將廢掉的皇太子幽禁於威安宮,並於二十四日頒詔天下。

事後,他哀告皇子們說:在同一時間裏,發生十八皇子死和廢掉皇太子兩件事,使他傷心不已,望皇子們體諒他的苦心,不要再生事端。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做過許多重要的大事。他在晚年,就致力於選拔皇位的繼承人。他有三十五個兒子,除掉先他而死的,尚有二十六人。

康熙帝望子成龍,親躬垂教,為歷代帝王所不及。康熙在廢太子這件事上,是非常謹慎的,他對太子是又恨又愛,但最終仍以大局為重,忍痛揮淚廢了太子。康熙帝的這篇講話,為國為民,感人至深。

~事據《清史稿》◇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