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世紀以來,古典西方藝術都是代代相傳。大師們把技藝傳授給學徒,學徒終又成為大師,藝術傳統由此延續。經過多少代人,他們的技藝被淬鍊得爐火純青。

這種傳統延續到20世紀,卻戛然而止,藝術傳承被一個接一個的「主義」迅速替代,如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和立體主義。這種激烈變革是怎麼來的,為甚麼今天的藝術變得如此之快?

瞬息萬變的現代藝術風潮,越來越偏移多數人認為「正常」的藝術,要定義甚麼是藝術變得越加困難。

繪畫不再總關乎繪畫,雕塑也不一定要用雕塑刀。一些藝術家把明滅的光線叫藝術,另一些人則展示動物屍體,名之為「藝術」。有人將顛覆道德規範視為「進步」,甚至有人說嘔吐的「行為藝術」拓展了我們對「美」的認識,如此等等。儘管這些藝術家可能會拿出精緻的理論來支撐他們的作品,但在我看來,這些理論只是讓很多人比以前更困惑。

回顧所有這些新的藝術運動或「主義」的源頭,我們發現,它們是在19世紀中葉激進的政治運動中構劃出來的。

時至1848年,一波改革浪潮已席捲歐洲,同時發生的叛亂也橫掃歐陸。這些叛亂由各種組織領導,從意識形態上說,既有溫和的革命者(自由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也有極端激進派(共產主義者),它們彼此協同,以反抗保守的秩序。

另一方面,傳統保守派認為,從古代傳承下來的君主制是神定的,他們希望保留這種古老的秩序。溫和派希望廢除君主制並建立憲法政府,激進份子則想要消除各種形式的政府,讓工人控制工業,重新分配財富。

同年,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寫出了《共產黨宣言》,說共產主義的目標是「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換言之,通過血腥的革命和破壞傳統文化來達成。

他們認為,工人階級、無產階級,應該以平等主義的專制來統治世界。他們說,所有的人應該都是「平等的」,不受國家的壓迫。這種理念很快迷住了那些渴求變革的人。

1848年的反抗很快被保守派平息,然而革命的思想卻被整個歐洲大陸的各種組織所存留。二十年後,法國人在普法戰爭中潰敗,激進革命份子趁亂圍攻巴黎,拒絕承認法國政府。這次佔領就是所謂「巴黎公社運動」,後來馬克思稱之為共產主義的「第一次革命」。

藝術的運動化

現代藝術有兩個源頭,分別是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以及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以來的藝術運動。這兩場運動都與共產主義思潮有著密切關係。

這幅畫中,亨利‧菲利斯‧艾曼紐‧菲利波多(Henri Felix Emmanuel Philippoteaux, 1815–1884)描繪了1848年2月25日,法國二月革命11人臨時政府宣佈成立共和國時的一幕。當時首腦拉馬丁拒絕接受紅旗,他告訴大眾,紅旗代表著恐怖、血腥和「一黨共和」。(公有領域)
這幅畫中,亨利‧菲利斯‧艾曼紐‧菲利波多(Henri Felix Emmanuel Philippoteaux, 1815–1884)描繪了1848年2月25日,法國二月革命11人臨時政府宣佈成立共和國時的一幕。當時首腦拉馬丁拒絕接受紅旗,他告訴大眾,紅旗代表著恐怖、血腥和「一黨共和」。(公有領域)

1. 庫爾貝的現實主義

巴黎公社革命的參與者之一是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他當選為「公社委員」以及激進藝術家組織「藝術家聯盟」(Federation of Artists)主席。該聯盟包括一些著名畫家,如馬奈(Manet)、杜米埃(Daumier)和柯羅(Corot)。在庫爾貝授意下,聯盟拆毀了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物——旺多姆紀念柱(Vendome Column,後被重建),並且試圖取締法國最高藝術學府、當時藝術界的中心「法蘭西藝術院」(Ecole des Beaux-Arts)。

作為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在創作中探尋著破壞古典繪畫方法的途徑。古典繪畫旨在通過理想化的人物或人體來傳達美,以約定俗成的比例和規範來彌合美好的先驗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距。

和同時代的許多現實主義畫家一樣,庫爾貝如實描繪這個世界,描繪它的醜陋與平凡。「社會最好的、最糟糕的,以及一般的樣貌。」談到現實主義,他在一封信中如是說。

而他是抱著革命的想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破壞古典傳統、讓藝術獲得「解放」。他曾不止一次寫道,他從未遵循任何傳統來學藝術,也不想複製古人,而是要發現自我個性——原創而現代的風格。眾所周知,庫爾貝曾汲汲營營,渴望出名。「眼下我在巴黎的成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我很快就會成為這裏唯一留下的一個藝術家了。」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他的作品受到同代人和後來的激進派、包括其仿傚者的讚揚。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藝術史家凱瑟琳‧C‧加利茨(Kathryn C. Galitz)曾寫道,與學院派、與現實主義理念的決裂,使庫爾貝成為「現代主義歷史上的開拓者」。

法國政府重新掌控巴黎之後,政治局勢最終趨於穩定。庫爾貝入獄六個月,逃亡瑞士後酗酒而死。庫爾貝放蕩的生活作風,在現代派詩歌奠基人波德萊爾(Charles P. Baudelaire)以及印象派畫家那裏,體現為自外於傳統的波西米亞(Bohemia)式生活。

波德萊爾曾被烏托邦社會主義鼓舞,在巴黎辦報紙,並在二月革命中投身巷戰。在藝術上,他用「現代性」來表示徹底的反傳統,以此來挑釁古典文化與道德價值。波德萊爾曾言,詩歌的目的是「發掘惡中之美」、「掘出一個地獄」。在當時的法國,他因詩風頹廢、「有傷風化」而被起訴和罰款,並被稱為「惡魔詩人」。

1871年被拆毀的旺多姆圓柱的老照片(左),及重建後的景象(2012年)。(維基百科公有領域,Lionel Allorge, Wikimedia Commons/大紀元合成)
1871年被拆毀的旺多姆圓柱的老照片(左),及重建後的景象(2012年)。(維基百科公有領域,Lionel Allorge, Wikimedia Commons/大紀元合成)

2. 社會主義者威廉‧莫里斯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同時也是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主要成員。1884年,在恩格斯的支持下,莫里斯和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馬克思成立了社會主義者聯盟。他認同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認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變革只有通過暴力革命才能達成。

莫里斯的小說《烏有鄉消息》以「地上樂園」為主題,描繪了私有制與家庭消滅後的共產主義社會。這個社會的成員以勞動為滿足,家庭則「是由相互的喜悅和愛情來維繫的,無論男女都有隨意加入或者退出一個家庭的自由」。

不過,莫里斯並未完全接受馬克思的思想。他崇尚中世紀的道德與風俗,重視古代建築的保護與手工藝的傳承,排斥機器生產,對科技發展缺乏熱望,這也使其設計作品在後人看來,仍然保留了與傳統的關聯及質樸自然的民間氣息。(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