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熱播,背後涉及習近平、王岐山打破江派常委李長春、劉雲山長達十餘年的禁令。該劇罕見由最高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製作,隱現王岐山主導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中紀委擴權兼併最高檢察院的反腐職能;最高檢察院近期開放舉報正國級也即常委級別高官,也可佐證這一點。

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於2017年3月28日起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檔次播出,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引發收視熱潮與網絡熱議。劇中出現副國級貪官。有網民評論稱,這部劇尺度好大,暴露了從中央到地方,公檢法系統無非是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姻親關係、同鄉關係、主僕關係,子承父業,兄終弟及,盤根錯節之嚴重,為中國歷代所不及。而民意問卷調查顯示,高達65.2%民眾回應稱,「尺度再大也沒有現實大。」

《人民的名義》熱播,除了因為該劇被認為尺度較大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去十多年大陸鮮有反腐劇製作;此次該劇曝光中共腐敗的冰山一角,與習當局的反腐行動相呼應,給民眾感官與心理上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刺激;其社會心理效應應該還在發酵。據悉,由中紀委及公安部份別主導的反腐劇也將後續播出。

李長春與劉雲山曾封殺反腐劇十餘年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中國大陸拍攝過大量反腐題材影視劇。2004年4月,中共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全國所有電視台在晚間黃金時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殺暴力的涉案題材影視劇。此後,反腐劇進入約十年的「沉寂期」。2004年至2014年,僅有《我主沉浮》、《高緯度戰慄》等少數幾部反腐題材電視劇播出。

而2004年至今,主管中共文宣與意識形態系統的先後是江派大佬李長春與劉雲山。李長春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任政治局常委,分管文宣與意識形態;劉雲山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任中宣部部長,2012年11月至今任政治局常委,主管文宣與意識形態。

李長春與劉雲山的禁令在十八大後被王岐山逐漸打破。王岐山掌管的中紀委權力擴展,獨立性、權威性加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成立了宣傳部,由其親信肖培擔任第一任宣傳部部長。中紀委的官網「獨立」率先宣佈許多重大案件和高級官員被拿下的消息。

而以往,中共所有涉及宣傳的重大事情、消息都歸中宣部管,「權威消息」都是由中宣部管轄的《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共央視根據上面的指示、定調而公佈。

2016年10月,六中全會召開前一周,由中紀委宣傳部及央視聯合製作的8集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出鏡的都是「大老虎」;他們在片中頭髮花白、面容憔悴,並表示「懺悔」。

2017年新年伊始,中紀委再次推出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共廣東省原紀委書記朱明國、中紀委原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等紀檢系統落馬官員在專題片中露面。

在反腐宣傳領域,中紀委網站實際已與劉雲山把持的中共宣傳口分庭抗禮。

《人民的名義》罕見由最高檢察院牽頭製作

《人民的名義》是繼中紀委兩部反腐紀錄片之後,被官方高調推出的反腐電視劇。值得關注的是,《人民的名義》由最高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製作。

據報,隨著2013年之後習王反腐「打虎」行動的開展,反腐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2014年底,最高檢察院影視中心在徵得時任中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的同意後,邀請政治小說家周梅森創作一部反映現實的反腐題材電視劇。

周梅森完成《人民的名義》劇本後,經歷了多輪投資方和發行方集體撤資,先後撤資的投資方共計數十家。該劇開機時仍有2,000萬元人民幣資金缺口。最終僅剩的5家投資方均為第一次投資電視劇的初創公司。2016年2月至6月,該劇於北京、南京、泰州、句容、重慶等地拍攝取景,其中95%左右的鏡頭是在南京拍攝完成。

該劇的發行也歷經波折,與該劇接觸過的中共央視、江蘇衛視等多家電視台最終均因出價太低而沒能購買。直到2016年5月,投資1.2億元人民幣的該劇才被以播出娛樂節目見長的湖南衛視以2.2億元人民幣買下,購劇協議中約定2017年1月15日交片。

《人民的名義》熱播後,劇中正派人物的主角是一名檢察官侯亮平,引外界熱議。有消息稱,十八大之後,王岐山掌管的紀委系統在反腐中起決定性作用,而中共檢察院系統的反貪功能被弱化。因此,檢察系統希望通過電視劇的方式,向外界宣傳檢察系統反腐的作用,同時就紀委系統擴權兼并檢察機構進行某種議價式公關。

還有報道聲稱,中紀委並不滿意該劇對反腐肅貪的表現手法,認為這只是檢察系統不滿紀委擴權的一次抗議。

外界通過該劇將最高檢與中紀委對立的解讀,一種可能是,有著某種目的的故意引導,另一種可能是,解讀有失偏頗。

十八大後,習近平、王岐山以從未有過的力度掀起反腐風暴,清洗江派高官。在這種背景之下,作為江派長期把控的政法系統重要機構之一的最高檢察院主動打破江派常委李長春、劉雲山的禁令,拍攝反腐劇,宣揚習、王的反腐行動,可能性不大。該劇能夠開拍,應該是在習、王的授意甚至施壓之下才得以進行的;其過審、高調播出也應該是習、王同意並有意部署。

據陸媒報道,《人民的名義》是最高檢察院影視中心同期製作的多部現實主義反腐劇之一,另有《天網行動2015》、《跨國追貪》等。

「天網行動」與「跨國追貪」都是習、王針對江派外逃貪官的重點反腐行動。這些題材與《人民的名義》同步製作,也佐證它們是習、王二人授意而重點製作的反腐宣傳片。

在習王掀起金融反腐風暴,「打虎」行動逼近江澤民、曾慶紅等江派高層家族之際,習江對決面臨攤牌,習、王需要民意的支持。《人民的名義》熱播,引發全國民眾對反腐的關注及對中共貪官的聲討,有利於贏得民心,為後續公開江、曾家族天文數字貪腐黑幕埋下伏筆。

習王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中紀委兼併最高檢反貪職能

如果考慮到近年來習近平、王岐山推進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或許更容易理解最高檢察院為何牽頭製作《人民的名義》等反腐劇。

六中全會後,2016年11月7日,習當局公佈消息,北京、陝西、浙江3省市作為試點推行監察體制改革。改革方案是由省(市)人大會產生各級監察委員會,與紀委、監察委合署辦公。從體制機制、制度建設上先行先試,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

《方案》稱,「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國家監察制度的頂層設計。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面覆蓋⋯⋯」

11月17日,最高檢察院召開黨組會議力挺習近平的監察體制改革。會議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官員「堅決擁護改革、支持改革,積極支持配合做好各項工作,確保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任務如期順利完成。」最高檢察院是首個公開挺習近平進行監察體制改革的官方機構。

11月25日,王岐山首次以「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在媒體上公開出現。王岐山定性,監察委員會實質上是反腐敗機構,監察體制改革的任務是整合行政監察、預防腐敗和檢察機關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等工作力量,成立監察委員會,作為監督執法機關與紀委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王岐山的言論明確監察委實質是中紀委及各級紀委的權力擴大版本;意味著其過去四年通過「打虎」運動鍛造的紀委權力系統將主導監察委的實際運作,確保重建的監察委不僅是習近平、王岐山掌控的親信權力體系,並將中共黨內的紀委權力擴展到國家權力層面。

王岐山還強調,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就試點工作作出有關決定後,先完成檢察機關反貪等部門的轉隸。

王岐山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以及最高檢的表態,與《人民的名義》電視劇的後期製作、審查、播放,時間上有交集。這也暗示,王岐山中紀委或已參與甚至主導《人民的名義》製作及播放的相關事宜。

最高檢察院開放舉報正國級高官

最高檢察院牽頭製作的《人民的名義》熱播之際,最高檢察院另有一敏感動作引外界關注。

4月20日,《北青報》等陸媒報道,最高檢舉報中心官網上,被舉報人職級第一項為正國級,即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二項則為「副國級——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國務委員」。而且,在設置上,「舉報人基本情況」這一項目可選擇不署名。

之前,4月19日,大陸官媒通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定》和《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核結果處理辦法》,要求各級黨委遵照執行。根據《規定》和《方法》,中共官員的8項「家事」和6項「家產」必須向中共組織報告。兩辦通知還強調「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要帶頭執行」,要抓住「關鍵少數」。

最高檢開放舉報正國級高官,與兩辦推出的《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定》相呼應,意味著對江澤民、曾慶紅、羅干、賈慶林、李長春、張德江、張高麗、劉雲山等江派高官家族貪腐的清算行動又推進了一步。

考慮到王岐山正在推進監察委接管各級檢察院的反貪職能,最高檢察院開放舉報正國級高官,或預示習近平、王岐山針對江澤民等江派常委級別高官的清算行動正在實質性展開。

如上分析,《人民的名義》的熱播與最高檢察院開放舉報正國級高官,或是習王新設的監察委權力運作的預演,為清算江澤民等江派高官埋下伏筆。這也預示,習、王通過設立監察委正在加速清洗、接管檢察院等政法系統機構。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過程中,具有江派背景的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擔任了何種角色,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在十九大上其仕途命運會如何?

(未完待續;下接:謝天奇:習敏感日開特別會議 大清洗徵兆浮現

(大紀元2017年4月30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