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中華醫學寶庫的瑰寶,品種繁多,《本草綱目》記載的就有1,890種。中藥應用傳承久遠,有記載的歷史就有2千多年。而中藥取名生動形象、準確貼切、精短易記,又富於寓意,顯示出中國文化的獨特韻味。
中國古典文化發達的標誌之一就是文字優美。自從神農嚐百草後,藥農、醫家便為具有保健、治病作用的中草藥起了不少優雅的名稱,並流傳有許多生動的傳說和歷史故事。
中醫藥愛好者余垠所寫《趣說中藥百草名》一文,介紹了中藥名稱所包含的傳統文化與傳說。
這裏僅舉幾例以饗讀者。
杜仲 為紀念一名老農而得名。傳說四川有個名叫「杜仲」的老農患有腰痛病,從田裏耕作回家時,習慣靠在門口一棵大樹上歇息。久而久之,這位老農的腰痛病卻不藥而愈。經觀察發現,原來他把樹幹的皮磨損後,樹皮中露出的一根根銀絲發揮了作用。人們發現這味能治療腰痛病的重要藥物後,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劉寄奴 相傳是宋武帝劉裕的名字,因為是他首先發現這種「每遇生瘡、敷之即愈」的無名小草療效極好。因其小名叫「寄奴」,其名也就變成藥名。
冬蟲夏草 冬天是「蟲」、夏天是「草」,其實是蝙蝠蛾的幼蟲被名為「麥角菌」的真菌寄生,夏天在蟲體頭部生出棒狀菌府座,看起來像「草」。具益肺腎、止咳嗽等功效,常用於病後調補身體。◇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