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了數年的內需板塊,如今它們價值何在?曾經炙手可熱的內需股,如波司登(3998)、霸王(1338)和利郎(1234)等,股價跌得慘不忍睹,不少變成了仙股,久久無人問津。

事隔多年,壞股繼續走壞;但眾裏尋它,少數好股竟衝破障礙,不惜自我增值,令人刮目相看。

中原混戰脫穎而出

運動服裝板塊一向戰況激烈,外國品牌如Nike擁有絕對優勢,掌制空權;本土品牌龍頭李寧(2331)今非昔比,輪為次等,產品管理欠佳。曾經頗俱實力的361度(1361)、動向(3818)等已完全掉隊,唯安踏(2020)一直穩步推進,去年淨利潤約2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

安踏於2012年前後,與同行一樣業績下滑,隨後公司尋求轉型,強調「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高性價比產品獲得認同,又以旗下FILA和DESCENTE攻打高端市場,用兵有道。截至去年底,實體店數為9,668家,明年將超越1萬家。

百貨業受供求失衡、網購包圍而叫苦連天,金鷹(3308)、百盛(3368)等首當其衝,股價處地平線,無力反抗。銀泰(1833)背後有阿里巴巴(美股代碼:BABA)撐腰,風浪還不算大。

真正能夠殺出條血路的恐怕只有潤地(1109)的萬象城,而它的整體佈局接近新地(0016)。成都的遠洋太古里露天商場,亦屬全國參考指標,此為太古地產(1972)旗下得意之作。

谷底板塊希望明天

眾多內需板塊裏,有較為被動的,亦終略見曙光初露。舉奢侈品為例,中、歐價格曾經相差35-40%,現時距離僅5-10%,刺激留國消費。品牌透過價格調整以取得平衡,如Burberry於中港兩地減價兩成,Chanel和Louis Vuitton於英國分別升價6-9%和7-8%等。

市場認為樓市帶動家電,但麥格理有分析指樓市與洗衣機、雪櫃等的銷售增長卻沒有明顯相關性。該行表示微波爐、冷氣機、暖水爐和吸塵機的滲透率仍然偏低。

科網股熱炒數年,去年翻叮內房、能源等舊經濟板塊,年初追買內險,內需股會否成為下一個目標?大家拭目以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