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在幼年時會出現眨眼睛、噘嘴巴、扮鬼臉、聳肩膀、搖頭晃腦等動作,或是經常不自覺發出清喉嚨、擤鼻子的聲音,家長可別忽略孩子的這些動作,因為這些動作有可能是妥瑞症所引起的症狀。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認識妥瑞症

台灣妥瑞症協會理事長王煇雄說,妥瑞症是在西元1885年,由法國妥瑞醫生(Gilles de la Tourette)發現並提出的一種嚴重抽搐病症,是一種具神經生理基礎的疾病。目前確切原因尚不明,在醫學上認為與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相關,因而導致慢性且反覆不斷出現不自主的動作與聲帶上的抽搐,稱之為「tics」;其中又有80%以上確診妥瑞症的兒童,會伴隨至少一種精神、行為或發展問題,例如:強迫症、過動症、自閉症等。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高淑芬理事長表示,妥瑞症具有家族再發傾向,平均發病年齡是4~6歲,在男孩身上發生的機率約為女孩的3~4倍,5~10歲嚴重度會逐漸增加,10~12歲時症狀嚴重度達到高峰,之後症狀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臨床上發現,約有1/2~2/3的患者在18~20歲症狀有顯著減輕或緩解,只有約1/3的患者在成年期後仍然要繼續接受藥物或行為治療。

治療的方式

高淑芬說,在過去治療的方式上,醫生會使用某些抗精神病藥物或是正腎上腺素劑來治療;而行為治療中的習慣轉向訓練、暴露和反應預防,也被用來治療妥瑞症,還有運動對於妥瑞症患者的症狀控制也有所助益。妥瑞症主要是針對症狀治療,在用藥上以彈性用藥為主,若症狀減輕會減少用藥的劑量,沒有症狀時就可以先停藥,症狀若再出現,就再開始用藥。

診斷的4大標準

王煇雄表示,由於妥瑞症無法透過任何生理數據判斷病徵,只能由醫生的臨床判斷確診,在此提出現今臨床上對於妥瑞症的診斷主要依循的「2有2無」4大標準。

1.有多種抽搐

某段時間內,曾出現多重動作抽搐與一種或多種的發聲抽搐,但不一定需要同時發生。

2.有症狀1年

抽搐症狀發生的頻率會有起伏,但自症狀開始出現後,已持續超過1年。

3.無成年

在滿18歲以前出現症狀。

4.查無病因

此困擾無法歸因於某一物質的生理作用(例如:古柯鹼)或是其它身體病況(例如:亨丁頓病、病毒感染後腦炎)。

了解並接受妥瑞兒

由於妥瑞症患者會出現的抽搐症狀,有動作型的如眨眼、噘嘴、四處碰物體、撕課本、撕紙等,以及聲語型的如咳嗽聲、清喉嚨、罵髒話等,然而許多民眾對於這些不能控制行動和語言的患者帶著諸多誤解,其實妥瑞症患者的健康與認知功能和一般人是沒有差異的。

王煇雄提醒,妥瑞症雖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是當症狀明顯造成患者困擾,或是抽搐讓肢體上產生疼痛,進行藥物治療是有其必要性;藉此機會也讓患者、家長與社會大眾了解並接受妥瑞症,避免給予太多的壓力與異樣眼光看待妥瑞兒。◇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