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越多,回報越高。」這是很多海外華人家長教育孩子努力學習爭取高分時最常說的一句話,但學業成績優秀就能保證成功的人生嗎?兩次獲得澳洲商業評論周刊(BRW)企業年度獎的越裔企業家Cham Tang不這麼認為。他不否認財務自由或富有是成功的一部份,但前提是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從中創造財富,實現自己的價值。

Cham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體驗到,在現實商業社會中,銷售、溝通與合作等軟技能(Soft skills),敢於承擔風險和責任、不懼失敗的自信以及善於從挫折中學習的能力,遠遠比書本知識更加重要,這些是許多在澳洲的亞裔學生所欠缺的,也是他和商業合作夥伴致力於幫助更多人激發和培養的質素。

2009年11月,Cham Tang與搭檔Benjamin J Harvey一起創建了Authentic Education個人發展培訓公司,為希望在事業和個人質素方面有所提升的職業人士提供培訓課程。他的公司在短短七年中兩次獲評發展最快企業,Cham說自己在實踐中學到的比課本多得多,努力學習拿高分的邏輯並不適用於工作實踐,這也促使他開始反思亞裔家庭的普遍教育模式,並醞釀推出針對中學生的免費培訓。

走出迷茫 踏入未知世界

不到一歲與父母坐難民船來到澳洲的Cham從小家境貧寒,學習很努力,並憑藉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精英中學。然而高考前兩年他陷入了困惑,Cham開始問自己為甚麼要努力讀書,難道僅僅是因為每個人都這麼說,就要這樣做嗎?這種困惑持續到了十二年級。由於缺乏學習動力,最終HSC(高等教育入學考試)中只拿了49,重讀十二年級後他也只考了51,沒有考上大學。

Cham那時並不知道自己未來將要做甚麼。他先後在St George銀行和NAB銀行從事IT工作,並一度回到大學讀書,因為他仍然覺得高分數、高學歷和在大公司的一份穩定工作,這就是最理想的人生了。直到有一天朋友借給他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書裏面的富爸爸說,「如果你想變得富有,要麼去投資,要麼去學習經商」。Cham受到啟發,儘管沒有錢不能投資,但他覺得自己可以學習經商。而經商最重要的一部份就是銷售。

深受鼓舞的Cham毅然放棄了銀行的IT職位,選擇了為自己喜歡的Tony Robbins個人發展研討會做電話銷售,這對他是一個不小的挑戰。Cham的家人當時都覺得他不應該浪費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學歷,應該完成正在做的事業並走得更高。但他告訴自己應該往前走,不要回顧過去,儘管過程有些痛苦,因為要時時面對失敗的風險。他說,「銷售尤其困難,因為需要自信。我是亞裔背景,不喜歡說服別人,也不覺得別人會聽我講。」但正是這段銷售經歷賦予了Cham從書本中無法獲得的在商界打拼必備的能力和自信,為日後創業奠定了基礎。

艱難創業 柳暗花明

當積累了一定經驗後,Cham萌發了創業的想法。他說,「為別人工作會帶來一個問題,如果我非常非常賣力,付出雙倍努力,並不會得到雙倍的收入。但是如果我不那麼努力,一天下來我會覺得自己在偷懶,浪費時間。我發現自己陷入了困惑,不知道到底應不應該努力。」他希望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努力,並收穫努力的成果。

兩年後Cham離開了Tony Robbins的公司,在另一家幫助個人發展的公司工作,並遇到了現在的創業合作夥伴Benjamin J Harvey,於是兩人開始創建自己的公司。

起步還算順利,Cham也頗感興奮,因為沒有過高的期望,而且這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然而從第二年開始公司業務陷入瓶頸,由此而來的財務和精神壓力使Cham一度打算放棄。他回憶說,看到身邊的朋友,每天朝九晚五在市中心寫字樓工作,有穩定的收入買房養家,有充沛的時間和朋友吃飯聊天。再看看自己,辦公室就是家裏的睡房,每周工作60多小時卻收穫寥寥,和以前擁有的穩定工作和規律生活比起來,這樣的付出似乎很不值得。

內心的失落以及充滿未知的未來讓Cham 一度問自己,當初是不是做了錯誤的選擇,但有一個信念給了他堅持的動力。他說,「當時唯一讓我走下去的理由就是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業,如果熱愛它那就是在做正確的事,這給了我堅持的動力。」

Cham和合作夥伴開始探求改變現狀,他們不再認為自己已經完全了解如何進行「個人發展」的培訓,而是開始花錢接受培訓,包括參加「市場營銷」、「演講」等方面的課程,從其他專家那裏去學習技能,充實自己。這一步證明走對了。他們的生意就開始慢慢好轉,並越做越大,分別在2013年和2015年登上商業評論周刊年度企業榜單:2013年獲得快速成長初創企業獎(BRW Fast Starters Award in 2013),2015年獲成長最快百名企業獎(BRW Fast 100 award for top 100 companies in 2015)。

Cham說,「我們的心態從此改變,我們認識到自己並非知道全部,要從別人那裏不斷地學習。」他同時強調,學習是一個持續的旅程。「儘管我們得了兩次BRW的獎項,但我和Ben都說我們只是剛剛熱身。我們知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反思與建議

亞裔學生在考試中的表現往往都很出色。HSC考試(高考)結果,亞裔學生曾一度以多出歐洲裔學生四倍的差距佔據榮譽榜(honour roll)。然而,在澳交所上市的前200家公司中,亞裔高管只佔1.9%。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Cham也對亞裔家庭的教育模式進行了反思。

Cham認為,亞裔父母們總是敦促和監督孩子的學習,過於嚴格的教育會剝奪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意識。一旦畢業後步入社會,往往會陷入因為沒有壓力而失去動力的迷茫。比如做生意,做還是不做,怎麼做,都需要自己負責,那麼如果沒有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就會出現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很多亞裔學生學習成績出色,但畢業後難有所成就的原因之一。

「亞洲人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有一種典型的思想,就是如果你努力學習,就能拿到完美的成績,拿到滿分。但是離開學校後,你就會發現沒有滿分,沒有人告訴你正確答案。」

Cham說,追求高分的教育最多教會他們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普通僱員,而忽略了培養他們的實用生活技能,比如如何理財,如何貸款,如何維持人際關係,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處理緊張情緒,甚至如何維持身體健康。此外,亞裔人對「安全性」的過份強調往往導致缺乏冒險和探索精神,並制約了應對變化和挫折的能力。

當被問及給亞裔學生的建議,Cham感觸頗深。他的第一個建議就是要克服沒有把握的事情寧願不做也不想面對失敗的心態。依照他個人的經驗,積極參加各類涉及銷售的活動是一個很有效的實踐,走出這一步能讓你學會從容應對拒絕,從挫折中不斷提升。

同樣重要的是團隊合作精神,靠一個人打拚非常困難,他建議孩子們在學校多參加一些體育隊,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另外博覽群書也非常有益,包括涉獵關於樹立良好心態,如何克服負面情緒的書籍。

Cham還鼓勵亞裔孩子走出家門,參加社區活動,與人互動,這也有助於提升自信,培養責任感。他建議亞裔學生多一些毛遂自薦,因為保守和過份謙虛會錯過很多機會,難以成長。

如果你有一個理想和目標,Cham的建議是,「你不需要等到做好萬全準備,而是要有所行動。你並不需要一下做到完美,就是開始做,然後不斷地完善它,最終它會變得完美。」Cham的經驗是,每周回顧自己的工作,哪些方法效果好,哪些不好,好的就多做些,不好的少做,非常有效。經過多種嚐試和多種失敗後,哪怕找到一個有效的,就做那一個,就會收穫。

Cham計劃從2017年4月開始,開辦一個針對十幾歲孩子的免費課程,幫助孩子學會調整心態。他說:「給一個人最好的禮物就是教育,對人力資源最高效的利用就是在最佳的年齡給予教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