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0日正式決議,將中國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1屆常會,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當地時間11月30日,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在中國大陸,「二十四節氣」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要了解二十四節氣,首先要了解中國的傳統曆法。
中國傳統曆法被稱作「皇曆」,因最早起源於黃帝,也叫「黃曆」。《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黃帝、顓頊、帝嚳、堯和舜都對曆法進行了修訂,在帝舜的時代人們對一年的天數、節氣的劃分已經相當準確。皇曆包括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涉及婚姻嫁娶、儀式慶典、建造搬遷、生活起居、祭祀安葬等方面的內容。
中國的傳統曆法以干支紀年。所謂「干支」是「天干」與「地支」的簡稱。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紀年則按順序取干支各一字,以甲子為始,六十年循環一次,周而復始,直至無窮。這種干支紀年的方式使中國歷史擺脫了年代的定位問題,幾千年後,中國人仍能很輕易地將中國史書中的紀年對應到西元的紀年上。
現在人們常用的公曆就是一種太陽曆(簡稱陽曆),它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基礎,其月份的劃分與月亮的盈虧沒有關係,只是個名稱而已。
由於軒轅黃帝是道家文化的創始人,因此中國人從文明之初就非常重視道家的陰陽學說。曆法也表達了陰陽平衡的概念,中國的傳統曆法是陰陽合曆,既不是單純的陰曆,也不是單純的陽曆。
中國古人制定的傳統曆法,同時兼顧了月亮的盈虧周期和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周期。其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定「朔日」(即月球位於太陽與地球之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球背對著地球,這一天從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為每月初一日,所以月中則為「望日」(月圓之日);通過設置閏月,使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是一種「陰月陽年」式的陰陽合曆。它既能使每個年份基本符合季節變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與月相對應。
早在舜帝之時,準確描述季節變化的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就已經完成,傳統曆法中的節氣取決於地球繞太陽公轉位置的周期變化,屬於太陽曆範疇。它是在確立年的基礎上,利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把一年分為四個階段,然後再把每個階段分成三小段,一小段大約十五天,於是全年有二十四小段,便產生了二十四節氣。
為便於記憶,古人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一首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日雨節日期定,主多不差一兩天。」
在西漢時期編著的《淮南子》這本書里,就詳細地列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次序: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二十四節氣完全以春夏秋冬來劃分,明顯地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的長短。由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它所反映出來的氣候和農業現象,我們可以知道,它對農民從事耕作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歷經了幾千年以後,仍然深受農民重視。
中國曆法充分體現了陰陽五行的思想,蘊含著自然循環運化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同時反映了中國古人對宇宙相生相剋、禍福轉換、改朝換代、循環往復等規律的理解,其背後反映的是道家文化和中國傳統社會敬畏天地神明、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的價值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