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近日發佈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大陸涉足百貨業的57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收2628.01億元,實現淨利潤-53.0726億元。其中,77%的公司營收下降,75%的公司淨利潤下降,營收與淨利潤雙降的公司為67%。

根據報告,百貨業之所以會出現全行業平均虧損的情況,主要是受港股上市公司人和商業巨額虧損的影響。根據人和商業今年半年報,其營收為5.23億元,虧損高達144.93億元。

事實上,這已不是人和商業的首次虧損。2013年人和商業收入5.474億元,虧損17.48億元;2014年人和商業虧損17.145億元。

另外56家百貨、購物中心上市公司上半年淨利潤率也僅為3.5%,高於零售業上市公司平均水準1.1個百分點。報告還顯示,上半年中國零售業122家零售業上市公司,包括百貨、購物中心、超市等零售業態,實現營收8943.68億元,實現淨利潤214.9364億元,淨利潤率僅為2.4%。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表示,「百貨店、購物中心、超市在電商後發優勢的猛攻下節節敗退,且傷亡慘重。無論是具有政府扶持與資金支援的國企,還是擁有先進零售管理技術的外企,基本無一倖免。這說明,單純以商品銷售為主的實體零售商的整體衰退已成為一種行業趨勢。」

關店潮持續蔓延

由於業績大幅下滑,很多百貨企業迫於經營壓力不得不關店求生。以百盛集團為例,資料顯示,2012年至今,百盛共關閉了11家效益不好的門店。在陸續關閉北京等地的門店後,今年3月,經營了約20年的重慶大坪百盛閉店;隨後,開店22年之久的西安東大街百盛也於6月宣佈停業。

曾經是中國時尚百貨標桿的NOVO百貨去年已關了5家門店,今年又將位於重慶的最後一家門店關閉。

今年以來,百貨業關店轉型現象仍不斷上演。作為百貨業老大的王府井集團,於今年3月關閉了位於重慶的解放碑王府井百貨,經過數月調整,這家百貨店正式轉型為品牌折扣店,並更名為王府井奧萊。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百貨企業90%以上仍依靠二房東似的聯營租賃模式,這已遠離了商業零售的本質,與此同時,商業設施過剩,同業無序競爭也是造成當前行業困境的原因之一。此外,房租等經營成本不斷攀升,這令本來就增長乏力的百貨店經營不堪重負。可以預見的是,2016年百貨業關店潮將繼續蔓延,更多的百貨店將面臨被關閉的命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