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旅遊的好時光。香港人喜歡出外旅遊,而歐洲對香港遊客頗具吸引力,不過近月多個歐洲大城市出現恐怖襲擊事件,一些港人可能因而卻步。恐怖襲擊的確會對一些國家的旅遊業造成相當大的打擊。

整體而言,歐洲的治安仍然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區之一;雖然最近若干大城市出現恐襲,從統計數字而言,歐洲依然算是相當安全的旅遊點。基本上,預防措施成效很有限;如果擔心,就暫時不要去好了;如果決定成行,就不要多擔心,以免影響遊興。

作者最近到意大利旅行,難民問題是歐洲人的熱點議題。在大學教書的朋友笑言,目前最容易申請經費開學術會議和作研究的課題大概就是難民問題。經濟不景氣,部份人的自私心態湧現;另一方面,亦須要找替罪羔羊,把本身的問題推到難民身上。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歐洲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的問題,加上冷戰的衝突,出現了數百萬計的難民。當時西歐國家經濟殊不富裕,但毅然作出承擔,決定接受難民並推動簽署有關的國際公約。以後三、 四十年,西歐經濟繁榮,難民自有其貢獻。

當時蘇聯及一些東歐國家都驅趕德國人,所以今天德國社會對待難民最為寬厚,柏林圍牆倒塌後,東歐國家也有相當數量難民逃離家園,亦得到西歐國家的厚待;不過今天東歐國家大多數都拒絕接納歐盟的難民配額。

其實接納敘利亞等地難民最多的是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歐盟付出60億歐元予土耳其達成協議接受歐盟遣返難民,以減輕歐盟的負擔。較長遠而言,解決方案最終還得維持敘利亞的和平與有效管治。目前阿薩德政府不易倒台,加上有俄羅斯撐腰,西歐不少國家傾向接受阿薩德政府參與談判,但美國則相當抗拒。

回到恐襲問題,這主要是南亞、中東、非洲等地伊斯蘭教移民在歐洲國家的融合問題。近期涉案的恐襲份子,不是剛入境的難民,而是已經取得公民或身份居留權者。他們因為融入當地社會有困難,很多時感到受歧視,因而容易受到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吸引。

西歐國家一般可說是世界上最尊重人權、福利最好的國家,而難民、移民仍有融入的困難,可見問題的挑戰性。十年前左右,難民與恐襲尚未成為歐洲觸目的新聞時,荷蘭、法國和英國的首都相繼出現移民區的暴亂,就反映上述的問題。法律上的尊重人權不能保證社會層面的包容。

就已經合法定居的歐洲移民,不論來源與宗教,政府與社會均只能盡力幫助他們適應,從而為發展作出貢獻。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越南難民,今天都能在美國、法國、澳洲等地安居樂業。歐洲人口老化,可以把難民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不過這要求莫大的承擔與包容。◇

鄭宇碩
退休前任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及當代中國研究計劃統籌人, 曾擔任中央政策組顧問。已出版的中、英文專著分別有三十多種。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