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近年來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被大力推廣,各地水利、高速公路、城市軌道、農業等各類PPP專案迅速湧出。不過,與專案數量、投資規模不同的是PPP專案落地率僅為20%至30%。
不少項目盲目上馬
以城市停車設施PPP專案為例,一般由政府提供土地和車位補貼,企業通過二三十年的收費實現盈利後,將管理權交還政府。收費標準一般由企業按照市場標準定價,政府施行監管。
近年在多地參與了PPP專案投資的一家重慶民企表示,各地政府普遍歡迎社會資本投資建立體停車場,但不少PPP項目上得有點盲目。其此前考察過的幾個建成項目,有的剛投入使用就超負荷運轉了,有更多的錢可賺卻賺不了;有的車流量太少,不知何時才能達到設計規模,很難回本。
PPP專案盲目上馬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為了擠進PPP示範專案名單,獲得政策支持,很多基礎工作都沒做紮實,就急急忙忙把專案報了上去。
該企業稱,有的PPP項目甚至直接讓社會資本方拿方案,在專案評估篩選過程中最核心的物有所值評價環節沒有受到重視,基本都是走程式。一些專案的政府補貼金額不是系統推算出來的,而是簡單一算,即潛在社會資本方出的投資金額與項目投資金額的差額加上銀行利息。
政府易變 企業風險大
上述企業還說,「PPP項目基本都是微利,但企業承擔的風險卻不小。」土地供應經常「卡死」專案,立體停車場PPP專案能否順利施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是否能夠及時供地,很多城市規劃預留的停車場用地根本不足,不少地方甚至幾乎沒有相關地塊。
此外,PPP專案一般周期較長,政府換屆可能給民企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例如,上述企業投資某市一家大型醫院在公用綠地上建的立體停車場,建設過程中政府換屆,新市長直接把原來的方案否定了,理由是立體停車場破壞綠地不好看,要求改為往地下建。該企業說,「只能推倒重來,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
民企缺乏信心
由於民企對政府能否在專案期間兌現承諾充滿擔憂,使得PPP項目落地更加困難。據財政部PPP中心資料,截至5月12日,中國各地政府推出PPP項目8043個,項目金額達93103億元,2年前這兩個數字為0。然而項目落地不盡如人意,在這8000多個項目中,真正落地的項目比率只有約22%,另外78%的項目還在識別階段。今年第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速更是大幅下滑。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曾表示,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PPP專案的積極性不高,尤其是PPP模式的合同期限比較長,往往跨越幾屆政府,民間資本對政府能不能按合同履約,缺乏信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