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相關文章

常言道,哀兵必勝。宗保是她的軟肋,卻也是她的鎧甲,她的智慧告訴她,沉溺悲痛無濟於事,她今後的使命是繼承夫志,與他的英魂繼續一同作戰!

《楊家將演義》說,宗保在父親去世後,受命鎮守邊關,在一次出征西夏的戰事中,不幸中計受困於金山,中箭而亡,時年24歲。宗保的去世是楊家上下最大的打擊,傳說年滿百歲的佘太君正在天波府為孫子擺五十壽宴。噩耗傳來,舉家悲痛。朝廷畏懼強敵,意欲求和,太君力抑喪孫之痛,慷慨激昂地在朝堂上駁斥主和派的謬見。她不惜身死,以百歲高齡掛帥請命出征,率孀居的兒媳、孫媳還有重孫一同征討西夏,為宗保報仇,這便是「十二寡婦西征」的由來吧。 

這裏面最痛苦的女子,當屬佘太君和桂英了。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是人世間三大悲事。佘太君經歷了無數次悲痛,身心早已千瘡百孔,而桂英,失去的也是平生至愛。想當初年少輕狂的戲言猶在耳畔,而如今卻是天人永隔。那個相敬如賓的夫君,那個真心相待、懂她、憐她的夫君,本以為他是楊家不一樣的那一個,到頭來還是和他的叔伯、父親一樣死於沙場。

或許桂英的生活復歸於枯寂了,宗保是她的軟肋,卻也是她的鎧甲,她的智慧告訴她,沉溺悲痛無濟於事,她今後的使命是繼承夫志,與他的英魂繼續一同作戰!

常言道,哀兵必勝。與西夏對陣,楊家女將領導的宋軍節節勝利,西夏兵馬不得不退至大營,靠天險頑守。賊兵有軍師出謀劃策,欲設計將楊家少將誆進葫蘆谷,威脅主帥。但這詭計被佘太君和桂英識破,太君將計就計,命桂英乘機探谷虛實,直搗西夏老巢。

桂英率幾位嬸嬸闖進葫蘆谷,踏遍群峰,歷盡艱險。天助楊家,她們憑藉老馬識途和谷內有經驗的採藥老人的幫助,幾經波折攀上棧道。桂英出其不意,偷襲敵後,正面由太君迎面痛擊。前後夾攻,一舉殲滅西夏敵兵,順利班師回朝。

但也有人說,桂英在此次西征途中,戰死沙場。這個版本最為悲慘壯烈,不忍卒讀。

故事的經過是這樣的:十二女將西征時,在虎狼峽遭到西夏兵的阻擊。桂英勘察地勢,認為宋軍難以從正面進攻奪關。她發現虎狼峽的西峰直通入天,峰頂紫霧清氣繚繞,古木松柏依崖托雲,向東又橫斜出一懸崖。軍情緊急,她決定攀上西峰的懸崖觀察敵情,以便作出下一步部署。因為山野陡峭,不適合大隊人馬攀岩,她只帶了兩名女將相隨。她們尋到一條狹窄的山徑,緊緊扒著光禿禿的山背,憑著一股韌勁硬是攀到那突兀的斷崖。

登上崖頂,視野頓開,桂英看到峽口處密密麻麻全是西夏兵,她正思忖破敵之策時,忽然一陣冷箭頻發,桂英等三人當場中箭身亡。原來西夏人見此處險要,又可全觀戰局,是兵家必爭之地,早派人埋伏其中,只待宋軍攀上,便可輕易殺之。他們沒想到,英勇的桂英竟然身先士卒,把危險和困難留給自己,輕裝簡從爬上這難以企及的懸崖。山下的女將們看到桂英被襲,先後攀登險峰去救援。但由於實力懸殊,寡不敵眾,桂英帶領的這一隊女將盡數犧牲於崖頂。西夏兵為了邀功請賞,殘忍地割去她們的首級,將屍體拋入崖底。

由於桂英等女將結局太過悲慘,在改編的楊家將故事中很少提及,這不僅是楊家一族的悲劇,也是所有華夏兒女共同的傷口。若我生為宋人,亦無法接受桂英這樣慘烈的下場,更不願將這個故事傳於後代,只希望在世人的心中,永遠留存著桂英身姿矯健、無往而不勝的戰神模樣。

從另一路趕來的楊家女將,至此將桂英等人的無頭屍體收斂,佘太君趕來祭奠,追悼英靈,老淚縱橫。哭聲震動山岳,感動了附近的山神,不住為其落淚,霎時間山中石子如眼淚般紛紛滑落。

那落淚的山崖,為死去的女兒慟哭,世稱「滴淚崖」。

帶長劍兮挾秦弓,守身離兮心不懲。楊家將,滿門忠烈,感天動地,忠勇節義,死而後已。桂英是山中的精靈,最終葬於山底,完成了生命的一次輪迴。正如嬌艷之花生於亂世,終究零落成泥,碾壓作塵。她戎馬一生,為楊家而活、為宋朝而戰,雖身死而氣節常在,子魂魄兮為鬼雄!◇(全文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