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拜別邵家莊後,徐霞客在邵卜的帶領下走出錯綜複雜的龍洞。 在寺院和和尚聊起邵家莊的一切時,才聽說在怪石叢之後,竟是萬丈深淵…… 

由於在龍洞逗留的時間太久,徐霞客下山的路只走到一半,天又將黑了。他辨明方向,來到他之前曾經借宿過的寺院,準備求宿一晚。寺院裏的和尚見他數日後還在附近徘徊,很是納悶,便詢問他這幾日的經歷。徐霞客一五一十地告訴他們,和尚聽的個個瞠目結舌,好一會,才有一個老和尚開口說話,告訴徐霞客,那怪石叢中是無法通行的,況且在怪石叢後就是萬丈深淵,只有無盡的浪濤拍打著峭壁。這番說法徐霞客當然無法接受,而和尚們也對他的經歷感到相當疑惑,雙方各持己見,最後決定明早由一熟悉附近環境的僧人為嚮導,跟著徐霞客去做實地確認。

這個晚上,徐霞客又是懷抱著無數疑惑入睡。次日一早,他隨眾僧用完早齋,便和導僧一起來到怪石叢前。他憑著記憶尋找入口,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石堆中的那條縫隙。於是兩人沿著怪石叢的周圍走去,想藉此繞到石叢後面去。兩人費了好大功夫,披荊斬棘地緩慢前進,直到前方臨空而斷──懸崖與峭壁的橫亙證實了眾僧的說法。

徐霞客還不死心,堅持要從怪石叢的另一側再走一遭,導僧無奈,繼續陪著他冒險而行。又是一路的披荊斬棘,與殊歸同途。徐霞客呆呆地望著懸崖下的海浪不斷地拍打著峭壁,心中實在無法置信這一切的現實:「那麼前幾天我到底在哪裏?」

導僧見天色漸暗,催促徐霞客回返,兩人又沿著怪石叢走回。當他們經過徐霞客與邵卜分別的地方時,徐霞客隱約看見樹幹上似乎掛著一件物事。他走近一看,發現是封信,收信人正是徐霞客。他吃驚地取下信,馬上拆開來看,只見信上僅寫了一首詩:「誤入桃源境,復出欲何為?可憐執著迷,何處是南柯?」

尋找回家的路

徐霞客看著信,久久不發一言。自從那夜悟道以後,他的確打算留在邵家莊。但他一直以來有個心願,希望能將自己用一生的心血所作的遊記出版成書,所以才會計劃先出去一趟,將手稿托付給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了卻心願以後,再回去邵家莊終老餘生。只是他萬萬沒想到,邵家莊就是人們千古以來夢寐以求的桃花源,而自己卻因為出書這一點的執著,落得跟武陵人一樣,使那可遇不可求的機緣得而復失。

徐霞客的心中悔恨交加。他回想自己的過去,踏遍千山萬水,不願錯過絲毫,又夜夜辛勞,記錄下來這一路的所思所見──他認為如此便是在努力、充實地過著生命的每一天了。但其實「何處是南柯?」人們睡著時做的是夢,醒來時、自認為是清清楚楚地在過日子的時候,其實何嘗不是在做夢啊!早有覺者告訴人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的向外求,終歸是一場夢、一場空。只是悲哀的是,人類總得等到最後一刻,一切都成空了,才會承認真理。 

徐霞客垂頭喪氣地回到寺院過夜,第二天一早就告辭離去。他繼續尋訪各地,卻已經不再是為了搜奇訪勝,而只是為了尋找邵家莊的所在。一日,他聽到有人描述雲南某地的情形,覺得很像邵家莊的模樣,便起身前往雲南。

他一向以徒步的方式遊歷各地,這次從東南沿海到雲南的路途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以前都是走走停停,現在則是無心於沿途風光,專心一意的趕著路。數十年來的鍛煉雖然使徐霞客的腳力十分強健持久,卻也不敵歲月的消磨。一路上馬不停蹄地走下來,對一個年過五十的人來說,負荷已經不小;加上初入龍洞時,曾誤踏水池,當時他只覺得冰寒刺骨,事後也不曾在意,但如今,後遺症就在體力不濟時開始浮現了。 

徐霞客抵達雲南後,腳就無法繼續行走了。當地知府用轎子將他送回故鄉江陰。次年(西元一六四一年),徐霞客在家辭世,他在去世前將所有的手稿托付外甥,希望他能整理出書。後來清軍南攻至江蘇,他的外甥協助守城,城破後全家被殺,徐霞客的手稿也大部份遭到焚毀,只剩下六分之一左右的殘稿遺世。記載邵家莊及廣州遊記的那部份,也在這次災難中消失。徐霞客的心願,永遠無法完全實現。

* * * * *

徐霞客死後三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西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縊,明朝滅亡。過了一個月左右,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應驗了預言的前二句「水青仄起日月隱,只在桂花三度開」。

清兵入關後,各地紛紛擁立明朝的皇室宗親為帝,以抵抗清軍入侵,史稱南明時期。清順治七年(西元一六五零年),南明紹武帝在廣州即位,明朝降臣尚可喜和耿繼茂帶領清兵圍攻廣州,破城後,清兵連續十二日在廣州及其附近四十里範圍內,大肆屠殺百姓。據事後統計,多達七十萬人在此次屠殺中喪命,應驗了預言的末二句:「暫睹天顏未可喜,悲鴻遍地穗城哀」。那些相信預言,並採取行動避難的廣州居民,得以倖免於難。◇(全文完)

──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