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在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問世之前,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扮演的便是一國央行行長的角色。他是美國歷史上當仁不讓的「金融國王」,在經濟危機中力挽狂瀾,挽救金融市場。然而,他並不把錢放在眼裏。他認為「人品比資金或財產或其它任何東西都重要。金錢買不到人品。」

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初的七十多年中,美國工商金融界的三大巨擘,因其富可敵國的身價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而成為當時人們心中的業界英雄。他們是:鋼鐵大王卡內基、金融國王摩根以及石油鉅子洛克斐勒。

華爾街的拿破崙

單論財富的多少,摩根不是三人中的冠軍。但在面對危機力挽狂瀾時,他被稱為「華爾街的拿破崙」,這位華爾街史上最有權勢的傳奇人物有著金融國王般的影響力。

摩根1837年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的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精通德語和法語,不但頻繁出入美國老牌歐洲貴族與新英格蘭、費城上流社會精英圈,在美國工業新貴圈裏也很有名望,同時躋身於這兩大商業社交顯貴圈者鮮有其人,因而摩根之影響力非比尋常。

1854年,17歲的摩根在高中畢業論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沒有任何人的一生會像拿破侖,在其不同生平記述者的筆下會如此兩樣,無論是以暢銷書的筆觸還是以嚴謹傳記的寫法, 一位歷史學家會對其讚不絕口,另一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其大加撻伐,我們就從這樣的各種著作中來形成我們對其生平和人品的看法。」

或是潛意識,或是宿命,少年摩根對拿破侖的描述,竟然與後世人們對他的描述驚人地相似。有不同作者為他寫了傳記,書中對他褒貶不一。但總體上,世人對其的敬重多於指責。

開拓美國鐵路業的和平之路

十九世紀下半葉,鐵路業在美國蓬勃發展。1880年間,摩根把大部份精力花在了鐵路融資方面。當時的北方太平洋(Northern Pacific)鐵路公司正在修建從蒙大拿州到太平洋西岸的橫跨全美的鐵路幹線的最後一段,摩根為該工程籌措的4千萬美金的抵押債券被《商業金融紀事報》(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Chronicle)稱為「美國有史以來鐵路債券交易中最大的一筆」。

摩根在金融市場的運作,保證了北方太平洋鐵路的勝利竣工,同時也引起了其它鐵路公司的競爭和不安,這種惡性競爭摧毀了市場對鐵路業的信心。本來外國在美國鐵路業的投資在1876年到1883年間增長了四倍,但由於同業間的價格戰、一窩蜂和管理混亂,外資紛紛撤離,華爾街開始恐慌,數家紐約證券交易公司和銀行倒閉。

銀行家、大西洋電纜公司的創辦人費爾德(Cyrus Field)給摩根的父親發電報說:「我們許多生意人似乎已失去理智。我們需要一位頭腦清醒的強人做領袖。」事實上摩根已預見到了這一點,開始施展他的影響力。他回購恐慌的投資人拋售的股票,並鼓勵他的朋友們也如此行事。有人在評價當時留存的一張照片時說,照片中的摩根「看上去殷實、和藹、平靜,你會信任他,會將你祖母的銀行賬戶放在他手裏。」

當時衝突最厲害而促使資金外撤的是美國最大的兩家鐵路公司——賓夕凡尼亞和紐約中央鐵路公司。摩根勸阻他們停止荒唐的爭鬥,促使雙方簽訂了華爾街為之歡呼的西岸協議(West Shore Agreement),這被視為鐵路戰停火,走向持久和平的第一步。《商業金融紀事報》稱:「摩根先生催生了第一個和平解決方案,此乃所有和平誕生的搖籃。」由此,摩根維護了美國鐵路工業及與之密切相關的華爾街金融市場的健康與穩定。

人品:打開信任之門的鑰匙

從少年時代開始,摩根的父親朱尼亞斯·摩根(Junius Mogan)就對兒子的品行教育最為重視。猶如孟母三遷,為了摩根受到良好教育,父親曾讓他在7歲到20歲間,換了九所學校,包括送他到瑞士學法語、到德國格丁根去學德語。

父親認為男孩子的少年時代不能只是冒險和貪玩,而是要作為他日後長大成人的培訓場。他教給小摩根的許多道德課程,都是基於傳統美國人所重視的品質,如勤奮、慎思、內斂、堅強、節儉,他以「人品(Character)」一詞以蓋之。

1858年,21歲的摩根初入職場,第一次通過買賣股票賺錢,朱尼亞斯責備兒子說:「我不喜歡你買賣股票,或者把心思用在那個方向。有多少人在股票投機中毀掉了。我想要你將心思安靜地拉回來,專注於正當生意經營的細節……永不為投機而買任何股票。」雖然摩根後來作為金融鉅子,不可能脫離股票買賣,但他買賣的決定,常常並非為了一時之利。當摩根在父親的介紹下到華爾街的謝爾曼(Sherman)公司當無薪學徒時,朱尼亞斯從倫敦寫信給他:「在任何情形下,如果公之於世時會引人質疑,這樣的事你永遠都不要去做。記住三尺頭上有神明,你的一言一行,將來的某一天你都要為之負責。」

也許是嚴父不厭其煩諄諄教誨,或是摩根自己深植於心的信仰,抑或是他久在商場閱人無數得來的經驗教訓,總之,摩根身為銀行家,在貸款給人時,第一考量並非業界常說的信用或財產擔保,而是借款人的人品。這一點,在著名的美國國會1912年11月1日普若委員會公聽會(Pujo Committee Hearings)上得到驗證。

當天112個美國公司的341位高級主管入席,涉製造業、銀行、公共設施、保險和交通。摩根與法官安特邁爾(Samuel Untermyer)的對話直接展現了這位被譽為「華爾街拿破崙」的根本理念。

作為質詢方的資深金融律師安特邁爾問摩根,是否信用基於金錢,也就是說,那些紐約大銀行貸款給某人或某些機構時,難道不是因為「他們相信,借款人有資金來保證他們的還貸嗎?」

摩根:「不是的,先生。因為人們相信的是那個人。」

……

安特邁爾:「商業信用難道不是主要基於資金或財產嗎?」

摩根答說:「不是的,先生。首先要考量的是人品。」

安特邁爾:「(人品)比資金或財產還重要嗎?」

摩根答說:「(人品)比資金或財產或其它任何東西都重要。金錢買不到人品。」「因為一個我不信任的人,即使他擁有了所有信仰基督國度的全部證券,他也不可能從我手中得到錢。」

摩根去世後,巴黎、倫敦、紐約三地同時悼念他,紐約證券交易所為之停業半天,以示敬意。當時曾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的紐約銀行家范德利普(Frank Vanderlip)這樣寫道:「國王已死。全紐約下半旗。沒人去喊『國王萬歲』,因為大眾似已先知:不會有第二位國王如斯人,摩根先生屬於他生活的時代,注定了後無來者,因為我們將邁向不同的時代。」◇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