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加拿大溫哥華的趙女士有一個10歲大的兒子,和很多忙碌的父母一樣,趙女士在孩子只有4歲時就把他交給「電子保姆」,以求得安靜。這樣做的結果是把孩子變成了「屏癮者」,然後又走上痛苦的幫助孩子戒「癮」之路,所幸最終戒癮成功,孩子變成一個音樂愛好者。

由於孩子經常長時間看iPad,5歲上學前班時就查出患了「散光眼」,趙女士於是開始限制他玩。但iPad一拿走,孩子就出現「多動症」的狀態,無法安靜。於是時不時的再給他玩一會兒,看玩多了就拿走。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2、3年。趙女士開始並沒有太在意,但孩子8歲時就完全離不開iPad了,放學後就想方設法偷著玩,上課也不能集中注意力了。

趙女士於是就把iPad鎖起來,但因為晚上要用,就拿到睡房裏,白天再鎖上。但過了一陣,發現孩子白天老是疲倦的樣子,還有很大的黑眼圈,也不肯說是怎麼回事。後來趙女士發現他晚上在和媽媽說晚安後,會把媽媽的睡房房門留一道縫,然後趁媽媽睡著的時候拿走,一大早又偷偷放回來。

趙女士感到很無奈,於是每天在晚飯後拉著孩子玩一些動腦筋的遊戲,陪他練習小提琴,並帶著他一塊兒讀書,直到他上床睡覺後才離開,周末也帶他出去玩,不給他碰iPad的機會。但過了很長時間,只要有機會他還是會偷玩,也會在學校借同學的平板電腦玩。

後來有一陣子,趙女士去接孩子時,發現他總是很晚才出來,就有點著急,懷疑他在學校玩電子遊戲。就到各處教室去找他, 不過,令趙女士欣慰的是,孩子正在音樂室裏參加吹奏舌簧八孔直笛的練習,還和同學比賽。於是趙女士趕快去給他買了一個同樣的笛子,然後鼓勵他每天和姐姐合奏和比賽。孩子對笛子的興趣日益濃厚,在音樂老師那裏還拿到了最高級別的「黑帶」。

現在他起床後第一件事是吹笛子,而且也開始對小提琴和鋼琴感興趣,成了一個小「音樂家」,他的「屏癮」也不知不覺消失了。

趙女士意識到,幫孩子戒除「屏癮」,不能只是簡單強制,也不能灌輸他並不喜歡的東西,而是要多留意他有甚麼健康的愛好,去引導和加強,從而達到轉移注意力的目的。同時,堅持每天給他讀傳統文化的書籍,也讓他對電子設備的興趣越來越淡。◇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