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也叫「百納」,體現著人們節制、惜物的用心。盡可能地讓每一份現有物資得到充份利用,這種不浪費、可循環的理念,其實和如今的「永續」、「環保」概念是一脈相承的。 「衲」字同時也指僧人的衣服,佛門弟子穿的袈裟,其實正是百衲衣的形式。唐宋詩歌中就有「雨前縫百衲,葉下閉重關」(李端〈秋日憶暕上人〉)、「朝冠掛了方無事,卻愛山僧百衲衣」(陸遊〈懷昔〉)等詩句。

最初的袈裟是僧侶將化緣時收到的舊衣物、舊布塊等縫合成衣,至今仍有一些僧侶穿著這樣的服裝。修行之人生活簡單,衣服只用以禦寒蔽體,不追求外在形式的華麗漂亮,而且行腳僧人不存財、不存物,在物資的取用上只能盡量的物盡其用。所以百衲衣與修煉文化也有很深的關聯。

民間的百衲衣,也有水田衣、百家衣等多種叫法,實際起源時代已不可考,但戰國時代的楚國古墓中已有穿著拼布衣的木俑。《晉書》記載西晉太始年間,董京把殘碎的繒帛縫製成衣,稱為「百結衣」,和百衲衣是一個意思。

百衲衣也是中國古代嬰兒、幼童的常見服飾,寓意孩子受百家祝福,平安成長。另外,古人也認為五色多彩的百衲式樣能為兒童驅災祈福,因此在兒童用品中,經常能見到百衲的元素。

由於百衲衣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因此人們在縫製時,通常會比較注意形式的美觀,讓混雜的花色呈現出協調的美感。這種精細的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智慧。到了明、清時代,還出現了模仿百衲的織造方式,用不同的色塊組成圖案,十分鮮豔好看。不過這似乎已經背離了百衲的初衷。

明代崇禎年間,模仿僧人百衲衣製作的「水田衣」還一度成為女性的流行服裝。「水田衣」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衣服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當時的婦人為了製作一件水田衣,甚至不惜將完整的布料剪碎再拼縫,這種做法更是與節制相悖而趨向奢靡,因此遭到一些有識之士的反對。

「百衲」本是出於對物資的敬惜而產生的一種生活工藝,後來卻演變成追求如此美感的工藝,以浪費的方式刻意造作,這種轉變恐怕也是時代與人心變異所導致的。

古語說:「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百衲的本義,應該也是一種清和之物吧!百衲,百納,質樸而大氣,其中包含了古人物盡其用的巧思、惜物知足的坦然,以及身容百家的豁達。◇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