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吉林的日常運作仍然按傳統系統進行,如賬簿仍以毛筆入數記賬。
戒逸豫, 戒奢華,但願飽餐長久飯。敦慈和,敦孝友,務須多種吉祥花。」這是源氏家族的祖訓,世代留傳。從顏料廠的成功經營,到為平民大眾贈醫施藥,反映的正是一個家族的價值,薪火相傳。
文│韓憶蓮 圖│祥龍
早於清光年間,源吉林家族始祖源吉華及其三位兒子源會昌、源合昌及源英昌在中國佛山市汾水舖龍聚街二號經營「三昌顏料店」。因為經營有道,為家族帶來財富,發財後希望立品(當時社會比較相信佛家的理念,相信因果報應,發財後要做善事),想到當時窮苦大眾不少沒有錢醫病,便希望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的藥,可以幫助大眾。
源吉林始祖真容
方便涼茶 沖泡即用
在不斷研製下,最後將三十多種中藥熬成藥汁,放在未經加工的青毛茶,青毛茶吸收了藥汁,經曬乾及焙乾,並反覆多次進行同一個工序。吸收了藥汁的茶葉很方便服用,只需要用熱水泡浸即可,藥汁溶解後,變成了一碗藥湯,人們便毋須花大量時間去煲藥。這便是「甘和茶」,亦即是香港人俗稱的「盒仔茶」。
因為成品是將茶葉放在一個小紙盒,民間就稱甘和茶為盒仔茶。源汝霖說,為免茶葉受潮,可能要在包裝上有所改良。
源氏先人為了避免有人抄襲藥方,造成錯漏的情況,傷害到民眾,因此主動公開藥方。當然,製作的技巧還是掌握在源氏手中,例如如何選擇吸收藥汁的茶,是很講究的。
1892 年,源氏兄弟們在中國佛山鎮石雲山設藥廠,生產這種「甘和茶」。他們希望子孫後代吉祥如意,家族生意像林木般茂盛興旺,於是以「源吉林」為牌子,在三昌顏科店設專柜經銷甘和茶。
甘露和風 轉移香港
光緒戊戌年(1898 年)春夏間,廣東南海、佛山一帶發生瘟疫。源吉林家族動員一切力量,贈飲送藥,以甘和茶救治了很多人。當時南海獅山孔敬慎堂的父老,贈送一牌匾給源吉林號,上面寫有「甘露和風」四字,讚頌甘和茶「立起沉痾,百發百中,救治多人」的奇效。
當時的酒樓、茶居都很盛行甘和茶,特別對苦力工人很有幫助,因為甘和茶消暑解熱。當時酒樓除了普洱、壽眉,還有甘和茶可作選擇,可以想像當年的流行程度。
1906 年,源氏兄弟在廣州市興隆中街二號開設源吉林廣州分店,同年也在香港上環蘇杭街120-122 號開設源吉林香港分店——源廣和號。1923 年喬遷到乍畏街( 蘇杭街)112 號至今。
1956 年1 月,佛山政府宣佈對藥行業105 家私營廠店實行「公私合營」,佛山源吉林祖舖首當其衝。源吉林的商店、廠房和曬場全部被收歸「國家」。當時佛山、廣州的股東別無選擇,無可奈何地接受,而海外股東則堅決反對。從那時起,香港源廣和號實際上已擔負起總行的角色。
牢記祖訓 不圖奢華
源氏傳人源汝霖至今仍然牢記祖訓:「但願飽餐長久飯,務須多種吉祥花」,就是不要想著要賺大錢、發大財,有兩餐溫飽就好了;另外就要多做善事,種善花得善果。
源汝霖(左)和堂兄源汝當
現在甘和茶一大盒只賣20 元,「非當超值!」源汝霖希望維持這種低價錢,讓很多人也買得起。他說:「我們很多時是用工業原料去補貼。1996 年我們賣15元一盒,到2008 年才起價2 元到17 元一盒,12年了! 2010 年才起價到20 元一盒,我們是不夠價的!」
之前,源吉林也曾經推出過不同的產品如回春散、戒煙丸、婦科丸、如意油等成藥,但最後獨沽一味:甘和茶。
源汝霖說,甘和茶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為它對預防和醫治感冒確有功效,人們一想到中藥的感冒茶,就是源吉林甘和茶。有些人更是天天飲用,不過,身子寒涼者不宜多用。
他指出,甘和茶在傷風感冒發作之前服用最為見效。據說,著名藝人李香琴曾有服用甘和茶的體驗。她二十多歲時有次感到頭痛,打噴嚏,流鼻水,媽媽沖泡了一杯甘和茶給她飲用,並囑咐她要趁熱喝。服後李香琴驚訝說,藥還未起作用,已經出一身汗,洗過澡後人就精神爽利。
沙士期間賣斷貨
以源汝霖所知,經常服用甘和茶的顧客在2003年沙士(SARS)肆虐期間都沒有受到感染。當時甘和茶賣斷市,連存貨都瞬間賣清。「中草藥有幾千年的歷史,很多時候西醫治不好的病,反而是中醫可以『執手尾』(醫治)。」
甘和茶還有瘦身的效果,據說有人喝了一段時間的甘和茶,真的體重輕了十幾磅。源汝霖推測,因為甘和茶有消滯作用,順帶有清脂作用,所以能夠瘦身。
此外,甘和茶又可以解酒,這是他一位國內親戚的經驗。
現在甘和茶的需求不限於香港,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都有捧場客。源汝霖說,不少顧客為了確認自己買到的是正宗源吉林甘和茶,專程慕名到上環這家總舖購買。
早期的源吉林廣告,現在已經成了收藏品。
進入上環源吉林的舖頭,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一切都很傳統。源氏兄弟一直堅守祖訓,知足常樂,既守住祖業,也守住香港的傳統之一──涼茶。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