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肝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20多歲就罹患肝癌的病例已不再少見。許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都無法接受,因為身體沒有感覺不舒服,每天正常吃飯、睡覺、上班,體力也都沒問題,但是肝臟竟長了腫瘤。

事實上,肝臟內部實質沒有神經分布,但外圍包膜是有痛覺神經分布。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幾乎不會感到疼痛,身體也不會出現任何明顯症狀,等到出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是肝癌晚期;如果腫瘤長在膽管或肝門靜脈附近,就會很快出現症狀。

肝癌通常到晚期才有症狀

肝癌可以依照腫瘤大小區分,小型肝癌是腫瘤小於3公分,而大型肝癌是腫瘤大於3公分;腫瘤大到觸及肝臟表面包膜會碰到神經而引起疼痛,太大的腫瘤也會阻塞血管,影響養份吸收,因此患者會逐漸變瘦。

另外,有一些患者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包括發燒、疲倦、頭暈、食慾差等,以及黃疸(上眼瞼覆蓋的眼白變黃)、右上腹疼痛、腹脹、體重減輕,或是出現肝硬化相關症狀如腹水、下肢水腫、食道靜脈瘤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通常已是晚期,非常不利於治療。

肝癌的死亡率高,最大原因就是診斷時已太晚,難以早期治療;有時腫瘤已經很大,卻還被患者當成一般的腹痛,自行購買胃腸藥、止痛藥服用,直到發現情況越來越嚴重才就醫,結果都太遲了。

肝癌通常無早期、中期症狀,肝癌轉移也不一定會有症狀,就算有症狀,也可能會被誤判或忽略,因此身體出現任何異狀,務必就醫檢查,不要自行判斷。

不過,在某些時候,肝癌的症狀也可能會提早出現,所以在身體出現下列的症狀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1. 皮膚瘙癢。

2. 噁心或嘔吐。

3. 皮膚和眼睛變黃。

4. 無法控制的體重降低。

5. 腹部腫脹或有液體積聚。

6. 腹部或右肩胛骨附近疼痛。

7. 感覺左側肋骨下的脾臟變大。

8. 感覺右側肋骨下的肝臟變大。

9. 食慾不振或吃得很少卻感覺很飽。

肝癌患者會持續逐年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在今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預估2050年新發癌症病例將超過3,500萬人,與2022年的數據相比增加77%。

研究報告顯示,平均每年增加50萬宗肝癌病例或死亡案例,未來患者會持續逐年增加。

回顧2020年,全球共有90萬5,700人罹患肝癌,其中有83萬人因此死亡,預估2040年之前,全球將多達130萬人罹患肝癌,130萬人因此死亡。

研究報告中也特別點名東亞和南亞,提醒兩區域的國家必須做好預防措施,因應愈發嚴重的肝癌趨勢。

此外,肝癌是造成亞太地區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台灣則被稱為「國病」,有90%的肝癌患者與病毒性肝炎有關,其中B型與C型肝炎病毒主要元兇。

民眾對於肝癌的認知有限

雖然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肝炎,但調查顯示,大部份民眾對肝癌的認知有限。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曾經進行的抽樣調查中,發現85%的民眾認為熬夜是肝癌的主要原因、80%的民眾認為肝癌的發生與喝酒有關、77%的民眾認為與B型肝炎有關、58%的民眾認為與C型肝炎有關。

長期的慢性肝臟發炎會導致肝硬化,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最後不是換肝,就是死亡。臨床統計發現,肝硬化患者每年約有3%~5%演變成肝癌,但是調查發現,罹患慢性肝炎卻未就醫的患者之中,77%認為身體沒有症狀,不需要就醫治療和服藥,還有21%不知道需要去就醫。

事實上,肝癌也是一種容易早期檢查、早期治療的疾病,只要定期做篩檢,就能降低肝癌造成的傷害,而且早期發現、早期做根除性的治療,肝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達50%以上。

肝癌篩檢項目主要有哪些?

現今肝癌篩檢項目主要有抽血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等,以抽血檢查來說,項目包括GPT、GOT、AFP,只要肝臟發生異常、發炎、長腫瘤等症狀,這些指數也可能出現異常;尤其是AFP,如果肝臟有惡性腫瘤,大約有70%患者的AFP指數會升高。

肝病患者的篩檢時間建議

有一些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不清楚應該多久篩檢一次,而多數醫師建議,年齡在35歲以下的B型肝炎、C型肝炎患者,每年篩檢1次;年齡大於35歲的B型肝炎、C型肝炎患者,每半年篩檢1次;肝炎已演變至肝硬化程度者,每3個月到醫院追蹤1次病況。◇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