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會以各種方式影響大腦。一項最新綜合研究結果強調,COVID-19病毒感染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並導致長期認知障礙。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500萬人患癡呆症,每年有近1,000萬新病例。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癡呆症表現,約佔癡呆病例數的60%至70%。

阿茲海默症患者經常伴有多種併發症,尤其是肺炎感染等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0月18日,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雜誌上刊登了一項研究,解釋了COVID-19對阿茲海默症的病理學影響。引起COVID-19的SARS-CoV-2病毒不僅會讓身體產生大量發炎因子,更能引發腦脊液中澱粉樣蛋白聚集。

對COVID-19感染者大腦的屍檢分析發現,神經膠質增生和免疫細胞積聚與軸突損傷、血腦屏障破壞及滲漏有關,感染會導致內皮損傷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進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炎症性疾病,比如阿茲海默症。

細胞因子風暴被認為是COVID-19神經系統併發症的主要促成因素。根據觀察,COVID-19重症患者具有更強烈的炎症免疫反應,導致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包括IL-6和IL-1β等,這些炎症標記物升高與神經發生(neurogenesis)和海馬依賴性記憶(hippocampal-dependent memory)受損有關。

此外,在中度至嚴重COVID-19患者中觀察到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和神經絲輕鏈蛋白(NfL)的血漿標記物升高,表明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受到損傷。COVID-19 的某些神經系統表現,可能部分緣於海馬體損傷和神經元死亡,並可能導致長期的神經系統後遺症,比如長新冠患者的認知障礙。

COVID-19與痴呆症的惡化也有關聯,在首次確診感染COVID-19的360天内,新確診阿茲海默症的风险會上升。

長者感染COVID-19更容易患阿茲海默症

2022年發表的一項美國的大型人群回顧性研究發現,年長者在感染COVID-19後的約一年中,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明顯增加。

在傾向分數匹配之前,COVID-19隊列中新診斷出阿茲海默症的總體風險為0.68%,而非COVID-19隊列中則為0.35%。經過傾向分數匹配後,與非COVID-19隊列相比,COVID-19隊列新確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69%。以年齡和性別劃分,85及以上人群及女性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最高,分別增加89%及82%。

該篇研究論文作者之一的Pamela Davis教授在新聞稿中表示,如果新確診阿茲海默症的人數持續增加,罹患這種目前無法治癒的疾病的患者大量湧現,將進一步加劇長期護理資源的緊張。她説:「目前,美國有很多人感染COVID-19病毒,而且感染COVID-19的長期後果仍在不斷顯現。持續監測病毒感染對未來殘疾的影響非常重要。」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

日本精神科權威專家、國際醫療福祉大學心理學教授和田秀樹(Hideki Wada)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們壽命的延長,罹患認知障礙疾病的人數將會增加,與許多其他疾病一樣,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對於治療癡呆症非常重要。

想要預防癡呆症,就要想辦法激活大腦。不過社交並不是刺激大腦的唯一方法,有很多方式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和田秀樹最推薦的是學習。

和田秀樹在其專欄文章中寫道:「對於想做點甚麼卻又無從下手的人,我推薦從70歲開始學習」,從70歲開始學習不是為了考上你選擇的學校,也不是為了晉升,而是通過這種沒有壓力的、輕鬆的學習過程來繼續享受生活。他認為學中有樂,每一天都充滿了快樂,這也是老年人度過時光的最好方式。

和田秀樹還表示,無論城市還是鄉下,都有不少獨居的老年人。他認為獨居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最佳方法。他解釋道,一個人住時,日常生活會讓大腦全速運轉。因為每天要按需購物、做飯、吃飯、洗碗、倒垃圾、洗衣服、打掃等,家裏有很多事情要做,這些都會對身體、精神和大腦產生良好的刺激。

和田秀樹說:「我並不是推薦大家一定要獨居」,「對孤獨有強烈焦慮感的人,建議可以一點點學會如何享受獨處」。他強調,享受生活,這種精神在以後的生活中將會很重要,只有這樣,才會對獨處感到輕鬆。

另外,無論是否被診斷出患有阿茲海默症,人的大腦和身體都會隨著年齡而衰老,因此為了減緩衰老過程,和田秀樹建議積極自由的生活。他列舉說,比如前往附近城鎮旅行,也可以千里迢迢到遠一些的地方吃當地料理;偶爾也可以揮霍一下品嘗鰻魚;無需假裝自己是「孤獨美食家」,自然而然享受美食就好。即使小規模的一日遊,也可以四處走走,會看到許多不同的風景,遇到很多人,讓你萌生出積極生活的力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