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是人體兩大解毒器官,也屬沉默器官,所以發現腎有問題時,通常已是中後期階段。研究調查顯示COVID-19病毒容易引發腎受損,加拿大公立學校中醫教授Jonathan Liu在《健康1+1》節目中,講解疫情期間如何避免腎損傷,並推薦食療護腎法,幫助人們遠離洗腎困擾。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感染COVID病毒後,演變成重症的風險更高。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也提醒,有綜合研究報告顯示,在2020年3月11日至4月26日期間,感染COVID的住院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的比例高達56.9%,是2019年同期未感染COVID人士患急性腎損傷比例(25.1%)的約兩倍。

Jonathan表示,很大比例的腎臟病患者,是由其它​​慢性病延伸造成的腎病問題,這些慢性病包括:

1.1型或2型糖尿病:糖尿病對腎臟損害極具隱蔽性,特別是2型糖尿病,有時會隱藏10年,但是尿中已出現紅細胞或蛋白質,都顯示腎臟的濾過網已經受損,而且糖尿病引發的腎病問題,幾乎是無法修復的。

2.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造成腎小球硬化,也就是腎硬化,腎小球不能正常過濾、吸收,最後就必須要洗腎來代謝有毒物質。

3.前列腺腫大:腫大的前列腺、腎結石或某些癌症,會造成尿路梗阻、尿液逆流,直接損害腎小球,造成腎臟疾病。

4.反覆感染:泌尿道感染向上蔓延,造成腎小球腎炎。目前的COVID病毒感染,亦直接損害腎小球血管,對腎造成損害。

COVID造成腎損傷

美國紐約州最大醫療體系「諾斯威爾保健中心」(Northwell Health)的一個團隊,針對COVID肺炎患者併發腎損傷所進行的研究指出,在入院的5,449名確診患者中,有 1,993人 (36.6%) 出現急性腎損傷。這項研究刊登於2020年7月的《國際腎臟學》期刊(Kidney International)。

2020年在《中華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提到,COVID病毒引起的腎臟損害以腎小管損傷為主,約3%的住院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患有基礎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可能出現大量蛋白尿。特別是60歲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的風險更高,表現為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發展為重症的危險加大,造成死亡的風險增高。

Jonathan認為,COVID病毒透過三種方式侵害腎臟。

1.腎小管上皮組織,直接損害腎臟功能。

2.間接免疫損害:病毒導致大量免疫細胞因子的產生,引起全身性炎症反應,導致微循環障礙。 

3.損害其它臟腑:例如COVID病毒衝擊肺部,造成低氧血症、低血壓,特別是高齡、心臟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等,都是高危因素。

COVID期間預防腎損傷

如何在COVID疫情期間避免傷腎,Jonathan提出四點建議:

1.避免感染:不被COVID病毒感染最為好。

2. 染疫期間須充分休息,避免暴飲暴食增加腎臟負擔。避免濫用藥物,藥物通過腎臟代謝,不適當使用會增加腎損害的機會。

3.染疫期間及時排尿、不憋尿,防止逆向感染。

4.控制好基礎疾病,特別是老年人要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

Jonathan亦表示,中醫強調疾病發生的內因,如「恐傷腎」,長期的恐懼情緒或是劇烈的恐懼情緒,都會影響腎功能,如有些人長期驚恐,容易出現腰酸腿軟、大小便頻繁,甚至失禁。

中醫認為,情緒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互相影響。中醫指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突如其來、出乎意料,不同於恐懼)。在許多情況下,它們是自然產生的情緒,沒有病理後果。然而,突然的、嚴重或慢性的情況可能會導致病理生理的後果。例如悲傷、憂鬱傷肺;恐懼、驚訝傷腎;怒傷肝;喜悅傷心;思慮傷脾。而五臟六腑有傷,也可能會導致情志失常。

Jonathan表示,人在腎虛的時候,情緒容易恐懼,因此腎氣又會受損,此時就容易招致外在的病毒、細菌侵入。因為腎經系統和人體膀胱經絡系統互為表裏,也就是說,體表保衛人體的能量很大一部份來源於腎經系統。

中醫發現,人體有一個「經絡」系統,負責輸送「氣」和「血」到全身,它們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是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或「動力」(Vitality),而中醫將體內補充營養的物質泛稱為血。氣、血兩種物質循環運行,維持各組織器官的平衡和穩定。當身體出現氣血不平衡或不足時,可能會出現疾病或其它情況。

中醫認為人體有12條主要經脈對應12個臟腑,從這些臟腑進一步循環到手、足、頭、面。經絡不通,就會影響物質的運行,使「邪氣」或「病氣」(引起疾病的各種因素)侵入,人體就會出現異常。

那麼如何強化腎氣呢?Jonathan提供四點建議:

1.避免長期恐懼:中醫理論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恐則氣下」,驚恐會消耗人體能量,造成身體沒有過多的抗體來抵抗病毒。

2.避免寒氣入侵:病毒是在人體能量下降時侵入人體的,而寒氣是其中一個降低人體能量的原因,避免因寒遭病是重要防護方法。

3.避免縱慾:性行為容易失去腎中的精血之氣,另外情緒、飲食上的慾望也包含在內,因為「腎主收藏精氣」,是一種要求內斂的情緒,過多消耗精氣的行為,容易損傷能量。

4.保持善良平和的心態:中醫認為,在人的心態處於善良平和狀態時,人體經絡是打開的,人體能量能與宇宙能量相通。

保腎忌口食物

腎是解毒器官,食物對腎來說就非常的重要,Jonathan列舉出增加腎負擔的不適宜食物:

1.含鹽過高的食物:鹽與高血壓息息相關,血壓升高會對腎臟造成直接傷害。

2.高蛋白食物: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但若長期攝入高蛋白食物,會產生過多尿酸和含氮代謝廢物等,加重腎臟排泄負擔。

3.濃湯、濃茶:熬煮的時間過長,湯中的鹽分、嘌呤和脂肪含量會很高,經常喝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從而導致腎病,甚至造成痛風性腎功能不全的問題。不只是燉湯,濃茶、咖啡及各種高糖飲料,都會引發腎病,需提高警惕。

4.各類西藥和中藥:Jonathan提醒,是藥三分毒,所有藥都需要經過醫生的處方。

1) 抗生素:慶大黴素、左氧氟沙星,部份頭孢類藥物等抗生素。

2)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3) 消炎止痛複方製劑:去痛片、解熱止痛片及部份感冒藥。

4) 癌症化療藥:順鉑、卡鉑、長春新鹼及部份靶向藥物。

5) 中藥:雷公籐、關木通、馬兜鈴、秋水仙。

中醫食療養腎

中醫對於醫治腎臟疾病,採用的方法是提升人體的自癒機制,透過穩定人體能量系統來治療。Jonathan指出,中醫治療腎病有3個方法:

1.發汗解表法:腎病發病初期,不易排便的急性發炎期,可透過發汗解表的治療,調節人體水液代謝。

2.調補腎氣法:慢性腎病患者,表現出腎氣虛損,補腎陰者可用六味地黃丸,補腎陽者可用腎氣丸,再依照病情、體質,選用不同的中藥治療。

3.瀉濁法:慢性腎病患者有大量人體代謝廢物,特別是蛋白質代謝產物,如肌酐、尿素氮滯留在血液中排不出去,透過使用大黃附子湯的瀉濁法,可以有效降低這些毒物在體內的堆積。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在飲食保健方面,Jonathan推薦美國坎貝爾父子教授的營養學概念,以素為主、葷素搭配,即以五穀為主,少量動物蛋白飲食,可降低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現代文明病的發生。

中醫認為「色黑入腎」,Jonathan建議,想要補充腎能量,可以多吃點黑色食物,如黑芝麻、木耳、黑米、黑豆等,既可養腎,又可增加血液循環。也可以適當多食用核桃、韭菜、蝦等,還要多飲水,將不好的物質從身體代謝掉。

以上提到的草藥中的一些可能聽起來很陌生,但很多都可以在保健食品店、亞洲雜貨店買到。

另外,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對應的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請同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