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或留,都是時代下的選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研究員袁智仁在寫下感觸。身在當下又一波「移民潮」的環境下,每日都面臨著各種別離。回溯歷史,位於偏遠沙頭角的谷埔村,原來早在百年前已有移民記錄,啟才學校就是由旅美村民捐錢而起。在谷埔最為興旺的六十年代,也成為了又一波移民潮的起點,村中漸漸十室九空。袁智仁有幸接觸到半個世紀前移民的長輩,聆聽谷埔昔日的故事,感動於他們多年來心繫家鄉,驀然回首才發現,谷埔人,從未離散。

五年前,袁智仁第一次途經谷埔,夕陽的餘暉落在金色的蘆葦田上,遠處是古色古香的啟才學校。「這是我所見過香港最美的夕陽!」袁智仁感慨道,「那種感覺、那種顏色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五年後我再次回來的時候真的很開心,也有一些失落,因為蘆葦沒有那麼多了,再也找不回當時的那個場景了。」雖然美景一去不復返,但他感覺到「最美的風景是人」,從走入谷埔和村長接觸,一路認識到分布世界各地的谷埔村民,與他分享當年的記憶,這一經歷讓他感受到那份濃濃的鄉情,無論身處何方,都不忘自己的根。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研究員袁智仁。(受訪者提供)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研究員袁智仁。(受訪者提供)

90載啟才學校 見證谷埔「移民史」

遠觀谷埔,這座有著白色外牆的啟才學校十分搶眼,走近細看,中西合璧的建築獨具特色,有著中式的外型,西式的拱廊。校舍建於1932年,已在1993年因收生不足而停辦,距今已有90年的歷史,在八十年代前的村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離開啟才(學校),等於離開香港,離開谷埔。」

九十年代啟才學校舊相。(受訪者提供)
九十年代啟才學校舊相。(受訪者提供)

啟才學校一景。(受訪者提供)
啟才學校一景。(受訪者提供)

袁智仁在與移民海外的村民接觸時,啟才學校是打開話題最好的引子:「我們慢慢找到一些舊照片,跟村民談起他們的學校,將他們的回憶重組,變成啟才的故事、谷埔的故事。」袁智仁聆聽曾在80年代任職啟才學校的宋亞強校長回憶往事,得知其父親宋彤林過去做水手,為了謀生偷渡美國掙扎求存,與當時多名旅居美國的客家人成立「崇正會」,並為後期建設啟才學校捐贈了大筆金額。如今在創校木碑上還有記錄,見證紐約埠僑胞對建校的捐款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與谷埔村民做口述歷史的訪問。(受訪者提供)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與谷埔村民做口述歷史的訪問。(受訪者提供)

還有的村民與理大團隊研究員分享,許多谷埔村民到英國做餐館,仍願意將子女送回谷埔讀小學,完成學業後再回到在英國的父母身邊,這樣可以讓孩子不忘自己的「根」。

理大團隊整理口述歷史時,他們除了走入谷埔考察,還積極聯絡已身處世界各地的谷埔村民,從他們的口中得知更多的昔日故事。袁智仁分享:「透過跟他們聊天,看到他們一些很舊的照片,一些很古老的文物,了解過去的故事,村民們很善良,和村民聊起來還開玩笑,他們說如果想移民你可以向我查詢的。移民加拿大、英國、美國的村民都有。」

袁智仁感言:「我很少對一個村落去研究這麼長的時間,研究這個村落對我來講是有很多啟發的,所以這個村落過去的一百年的經歷和現在香港的某個經歷是很相似的,例如面對移民問題,面對海外社群,本地社群,這個關係怎樣去須序,記憶怎樣去重組。其實上這些都可以啟發到我自己怎樣去思考,怎樣去看自己的家園的問題。」

谷埔的交通不便,沒有直達的車路,從鹿頸行山入谷埔,需約45分鐘的腳程。(受訪者提供)
谷埔的交通不便,沒有直達的車路,從鹿頸行山入谷埔,需約45分鐘的腳程。(受訪者提供)

新界東北邊陲小村落 時光在七十年代凍結

談及谷埔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是一條雜姓村,在清代這裏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當時沙頭角墟建立後,各村的村民要到訪時必經媽騰古道,由船灣海西北岸的涌尾村,經過烏蛟騰等地至谷埔上船到沙頭角墟,這條古道也是九龍城往沙頭角或惠州的必經之路。再有兩條方便村民的荔谷古道和荔三古道,在清代時成為荔枝窩、鎖羅盆村、三椏村村民互相來往的重要道路。

連接谷埔、鹿頸的古道。(受訪者提供)
連接谷埔、鹿頸的古道。(受訪者提供)

谷埔的交通不便,沒有直達的車路。一般人從粉嶺站出發,搭乘小巴到鹿頸,再行山入谷埔,約45分鐘的腳程。除非訪客申請到沙頭角禁區紙,可以到沙頭角碼頭包船入村。過去谷埔村民以務農維生,自給自足,金黃色的稻田是當區的象徵。但隨著城市發展,1960年代船灣淡水湖興建,將村民賴以生存的水源引至水塘,導致農田失去水源,難以耕作,加上村內交通不便,村民紛紛外出謀生,除了搬到市區外,還有大批村民衝出香港,移民加拿大、英國、美國等地,展開新生活。到了1970年代後期,村民放棄種米,過去的梯田改為果園,以種年桔為主,因人才大量流失,村落日趨荒廢。走入村中,就感到時光在此凍結,仍保留著七十年代的古樸場景。

有心村民整理舊屋 與年青人回顧往事

跟隨村民走訪,一棟棟村屋披上了歲月的痕跡,村民向袁智仁細數何氏大宅、李氏大宅、楊氏大宅⋯⋯一些荒廢的村屋內,還有一些沒有搬走的生活用品、農具,似乎在向人們述說著昔日的故事。老圍內仍保留著多個宗祠,每逢新年、重陽,都會有村民攜後人前去拜祖先,慎終追遠。即使是平日的時光,村民也會返村,袁智仁提到:「村民現在雖然不在村裏住,但都會定期回來打理果園、養蜂,或者對祖屋做一些維修,他們對這裏是很有感情的。」

谷埔何氏大宅。(受訪者提供)
谷埔何氏大宅。(受訪者提供)

有著「谷埔百科全書」綽號的田心村村民何瑞庭先生,這些年一直默默地連同姪兒修復文物,當理大團隊向何生了解當年故事時,驚喜地發現原來他已經默默收拾整理了何氏大宅中的農具、昔日課本、信件、生活器具等等,他甚至還找到老圍村民的一架廢棄的織布機,計劃維修好後可以給大家示範。何生願想將谷埔的文物展示出來,如今終於如願,在大宅的一間舊屋設置「私人展覽館」。今年2月「農具博行館」已初步成形,整理得井井有條。有了熱心村民的協助,理大團隊省卻了不少時間,何生甚至細心地為整理好的農具貼上標籤,方便為參觀者講解。袁智仁感動於村民用心保留昔日的物件,讓年青一輩可以透過保留下來的物品認識當年的歷史。

「農具博行館」今年二月已初步成形,整理得井井有條。(受訪者提供)
「農具博行館」今年二月已初步成形,整理得井井有條。(受訪者提供)

村民何瑞庭先生將村中的「文物」整理出來,希望可以讓年青一輩透過保留下來的物品認識當年的歷史。(受訪者提供)
村民何瑞庭先生將村中的「文物」整理出來,希望可以讓年青一輩透過保留下來的物品認識當年的歷史。(受訪者提供)

令袁智仁印象頗為深刻的是,何先生在七十年代就盡顯科技天份,十來歲就學習無線電,主動為村民安裝電視發射站,令谷埔成為早期接駁電視訊號的村落,甚至協助周邊的荔枝窩村、梅子林村也設置了發射站,使得村中長者接收資訊更為方便。可惜電視訊號留不住「移民大潮」的腳步,何先生一家人也在後期遷出,在市區發展。時代更迭,電視在當下亦成了落後的產物,步入網絡時代後,何先生仍不甘示弱,再次運用科技連結谷埔村民。理大研究團隊今次能夠在短短半年間成功聯絡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村民做口述歷史,與何先生發起的社交群組息息相關,袁智仁感激地說:「我們叫做『重聚谷埔』,就是透過這個項目連結不同的谷埔村民,希望可以面對海外社群和本地社區,重組記憶。」

何氏大宅一景。(受訪者提供)
何氏大宅一景。(受訪者提供)

*********

理大團隊編撰的《谷報》將合共出版四期,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回顧谷埔口述歷史,首期的創刊號一推出就頗受關注,今年9月10日團隊還將攜展品「谷埔行︰說書人」在北角碼頭參加2022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袁智仁希望透過各類展覽和出版物,重新演繹村落、家園和社區的歷史,令更多人了解谷埔的故事,從而反思當下面對的種種情境。◇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研究團隊編撰的《谷報》創刊號,於今年七月推出。(受訪者提供)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研究團隊編撰的《谷報》創刊號,於今年七月推出。(受訪者提供)

今年9月10日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研究團隊將攜展品「谷埔行︰說書人」在北角碼頭參加2022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UABBHK Facebook)
今年9月10日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聚谷埔」項目研究團隊將攜展品「谷埔行︰說書人」在北角碼頭參加2022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UABBHK Facebook)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