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融樂會今年6月向9所大專院校,查詢文憑試與多個國際考試的中文科成績換算準則,發現9間大學對中文科成績換算方式不一。

土生土長的非華語學生Mary正就讀科大二年級,主修經濟及環球商業。自幼稚園學習中文的她,目前中文只有小一至小二程度,學校多年來只重複教授基礎程度中文,即使當年嘗試練習中文口語,但最終因抵受不住同學和老師取笑而放棄練習。Mary於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GCSE)中文科考獲最高級成績,但各院校的「其它中國語文成績」換算機制不透明。後來經中學老師估算經換算後的成績,相當於文憑試中文科第三級,不能讓Mary更進取地在大學聯招上,選擇自己的心儀學科。

非華語學生Mary指換算機制不透明,不能讓她更進取地在大學聯招上,選擇自己的心儀學科。(宋碧龍/大紀元)
非華語學生Mary指換算機制不透明,不能讓她更進取地在大學聯招上,選擇自己的心儀學科。(宋碧龍/大紀元)

香港融樂會今年6月向9所大專院校,查詢文憑試與多個國際考試的中文科成績換算準則。總幹事謝永齡指,他們發現只有浸大和理大訂明,國際考試中文科取得合格成績,相當於文憑試3級;科大則表示,國際考試中文科最高等級,會被視為等同文憑試中文科5**。謝又稱,港大過去曾公布成績換算表,惟近兩年不再公開,亦無解釋原因。

謝永齡指,9間大學對中文科成績換算方式不一,對非華語學生很不利,不少非華語生因欠缺足夠資訊,選擇調低報考心儀學科的目標,「入大學係想穩陣㗎嘛,你(學生)唔會去賭一鋪,估佢哋(大學)係點樣計」。

謝永齡促請9間大學統一換算機制,將入學要求標準化。(宋碧龍/大紀元)
謝永齡促請9間大學統一換算機制,將入學要求標準化。(宋碧龍/大紀元)

他們又檢視9大提供的350個副學位課程,當中有約31.3%(109個課程)可能不適合非華語學生報讀,因相關課程以中文教學、 只設有中文面試和不接受或只視乎個案情況選擇是否接受DSE以外中文成績。謝永齡指,部份副學士課程以英文授課,但要求非華語生以中文面試,並不公平。

融樂會促請9大統一中文成績換算機制,將入學要求標準化;強烈建議所有院校清晰列明副學士學位課程的必要資訊,列出每個課程中的非華語學生入學要求。他們又建議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鼓勵院校為非華語人士提供免費和廣受認可的認受課程,以便他們中學畢業後仍能持續學習中文。@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