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文憑試(DSE)歷史科其中一條涉及中日關係的必答題引起爭議,考評局最終宣佈取消相關試題。有應屆考生日前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撤銷考評局的決定,案件昨日開審。申請方指,考評局是獨立法定機構,不從屬教育局,但教育局及特首在過程中多次向考評局施壓,令考評局跳過了現有的試後檢討機制,直接取消試題。

申請人為今屆DSE考生、答辯人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教育局則為有利害關係一方,列席聆訊。

大律師布穎琪代表申請人陳詞時,表示是次覆核只要求法庭檢視考評局決策時有否依程序,並非要求法庭衡量有關決定的利弊。她表示,考評局是根據法例成立的法定機構,並非從屬教育局,教育局對考評局並沒有監察職能。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及特首林鄭月娥先後公開評論試題,用上「譴責」及「要求跟進」等強烈措詞,楊潤雄更明言題目「傷害民族感情」,有威脅考評局之嫌。迫使考評局只能考慮以特定方向行事,形容政府是「欺凌」考評局。

布穎琪續說,考評局有既定的試後檢討機制,自2012年舉辦DSE以來,各科試卷共有15條題目被取消,牽涉選擇題(MC),取消長題目是前所未見。考評局取消試題決定前,亦無依從有關程序。

涉事題目要求考生評論是否同意「日本於1900至1945年對中國帶來利多於弊」,布穎琪強調,評卷參考並不要求考生只可答某一立場,只要能融會試題資料和自己本身歷史知識作答,便可獲較高分。

法官高浩文質疑,試題使用了「你是否同意」,而非「你在多大程序上同意」或「列舉利與弊」等字眼,影響試題的答題空間。布穎琪回應,「是否」一詞已經代表考生有權答「不同意」,並不如教育局所說,只容許一種既定的答案。高浩文在閱畢評分準則後指,考生須同時參考試卷資料及運用個人知識,否則無法全取分數。

布穎琪又呈上2條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的考試題目,有關德國納粹及英國帝國主義,題型與評分準則皆與本案相似,考生均需要結合試卷提供的資料再加自己知識作分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