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有的花牌,在各類節慶、新張誌慶、婚嫁等活動中都能看到,但很多時候花牌只是活動的配角,很少有人真正留意到其細緻的構造和所傳達的訊息。首創迷你花牌的陳聲工作室,便透過迷你花牌的製作,開辦一系列工作坊,推廣「筆解香港情懷」這個理念,讓5歲的小朋友到80歲的長者都能夠認識到花牌文化的特色,更鼓勵他們透過花牌表達自己的心意,傳遞積極訊息。長者還可透過學習和傳授迷你花牌製作技藝,豐富他們的退休生活,帶來正面意義。

陳聲工作室開辦5年來,已經被不少香港人認識,提及迷你花牌便會推薦陳聲。但陳聲本人又有另一番見解:「提到迷你花牌就會想起陳聲,我不想標籤這個,我希望之後更多手作人、更多導師,去創作他們獨一無二的花牌,只不過我是早幾年開始做這件事。我不介意,也很歡迎任何人用我們的基礎去再演變,去繼續發展,去推廣這個港式花牌。」

這些年來,陳聲也不斷舉辦各類工作坊和社區推廣工作,引領更多人了解花牌工藝背後的傳統特色,並將自己的心聲融入花牌製作中。


在每一次的花牌工作坊中,陳聲都很樂於與參加者交流。(陳仲明/大紀元)
在每一次的花牌工作坊中,陳聲都很樂於與參加者交流。(陳仲明/大紀元)

花牌傳遞對醫生父親的愛

在每一次的花牌工作坊中,陳聲都很樂於與參加者交流。無論是小朋友還是老友記,都很親切地稱他為「聲Sir」。陳聲最滿足的便是看到參加者用心製作,十分投入其中。陳聲鼓勵他們製作花牌送給親朋好友,寫下他們心中最想說的話。

令陳聲印象尤為深刻的,是一個小三學生為從事急症室醫生的父親製作的花牌:「大家都猜不到他會寫甚麼在花牌上,他的祝福很簡單:祝福爸爸每天都準時收工。」這一句窩心的話語,也讓身為父親的陳聲感同身受。雖然不是甚麼華麗的語句,但那份心意已經超越了千言萬語。陳聲感觸地說:「這就是我們花牌的特色,將不同的訊息記下,去傳遞出來。」


小朋友也很專注製作花牌,做花牌的過程也可促進親子關係。(曾蓮/大紀元)
小朋友也很專注製作花牌,做花牌的過程也可促進親子關係。(曾蓮/大紀元)


迷你港式花牌基本元素一應俱全,做出的效果可與真實的大花牌媲美。(曾蓮/大紀元)
迷你港式花牌基本元素一應俱全,做出的效果可與真實的大花牌媲美。(曾蓮/大紀元)

細緻工藝展本土特色

捧起一個製作好的迷你花牌,竹棚、鳳頭、龍柱、銖、枕柱、兜肚、四方包與長紅等港式花牌基本元素一應俱全,做出的效果可與真實的大花牌媲美,只是大花牌的銻花以閃毛條替代。

陳聲介紹:「港式花牌中除了作為廣告牌之外,它的工藝,裏面的構圖、結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擺很多不同的元素進去。當我們微縮了之後,更可以加大創意。」

近兩年陳聲參與一項社區計劃「耆藝傳晴」,培訓長者擔任花牌製作導師,助他們認識花牌文化,學習迷你花牌製作工藝,參與跨代共融的活動,如開辦迷你花牌工作坊給公眾參與,將花牌文化由長者作為導師推廣開來。


社區計劃「耆藝傳晴」中,陳聲培訓長者擔任花牌製作導師,助他們認識花牌文化。(陳仲明/大紀元)
社區計劃「耆藝傳晴」中,陳聲培訓長者擔任花牌製作導師,助他們認識花牌文化。(陳仲明/大紀元)


黃鳳妹介由最初參與計劃時的擔心、緊張,到如今充滿自信。(陳仲明/大紀元)
黃鳳妹介由最初參與計劃時的擔心、緊張,到如今充滿自信。(陳仲明/大紀元)

在近日開辦的迷你花牌班中,作品最為細緻的長者黃鳳妹介紹起花牌來頭頭是道,由最初參與計劃時的擔心、緊張,到如今充滿自信,她感到十分欣慰。令黃鳳妹最為驕傲的是她製作了一個花牌送給11歲的孫子,她拍了一張相片給孫子看,孫子即問:「在哪裏買的?」當黃鳳妹告知是自己親手做時,孫子非常驚訝,說:「我不信!」又馬上詢問父親:「嬤嬤怎麼那麼厲害,會自己做,那麼細緻!你會嗎?」黃鳳妹分享著家庭小故事,笑開了花。她也為自己能擔任花牌導師感到驕傲。


梁先生與5歲半的女兒展示在活動中製作的花牌。(曾蓮/大紀元)
梁先生與5歲半的女兒展示在活動中製作的花牌。(曾蓮/大紀元)

梁先生帶著他5歲半的女兒前來參加花牌工作坊,居住在元朗的他對花牌並不陌生,但是真正那麼詳細地了解花牌的每一個部件還是第一次:「義工婆婆很好,解釋得很清晰。可以了解到花牌的構思,對小朋友學習有益。」

陳聲相信,製作迷你花牌,擺放在家中作裝飾,對於推廣港式花牌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引起很多共鳴。


兩年來的導師班吸引了不少長者參與,他們均表示迷你花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獲益匪淺。(陳仲明/大紀元)
兩年來的導師班吸引了不少長者參與,他們均表示迷你花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獲益匪淺。(陳仲明/大紀元)


長者導師在進行迷你花牌教學。(曾蓮/大紀元)
長者導師在進行迷你花牌教學。(曾蓮/大紀元)

迷你花牌製作 老友記獲益

兩年來,適逢開辦導師班,無論自己其它的工作有多忙,陳聲都願意不辭勞苦從港島趕到天水圍與一眾長者見面,分享花牌製作:「與其是我給技能訊息給老友記,不如我們互補,將他們有的知識經驗結合,進行大膽新嘗試。」陳聲十分欣賞一眾長者克服自己的障礙,步入迷你花牌的世界。


「耆藝傳晴」計劃主任潘梓欣認為,花牌是獨具香港味道的一門手工藝,以長者教學的方式去推廣,相信更有說服力。(陳仲明/大紀元)
「耆藝傳晴」計劃主任潘梓欣認為,花牌是獨具香港味道的一門手工藝,以長者教學的方式去推廣,相信更有說服力。(陳仲明/大紀元)

77歲的獨居長者莊景標(標叔),過去對生活的態度比較悲觀:「老了,沒有用了。」但自從他參加導師班後,當看到自己成功指導年青人和小朋友製作迷你花牌後,他的信心大增,也不再埋怨自己沒有用了。他最開心的事便是看到小朋友拿著花牌和他一起合照,並對他表示感謝。


標叔很熱心地指導學員花牌製作,他也透過工作坊找回了信心,更加樂觀對待生活。(曾蓮/大紀元)
標叔很熱心地指導學員花牌製作,他也透過工作坊找回了信心,更加樂觀對待生活。(曾蓮/大紀元)

82歲的蔡寶燕在退休生活中喜歡打麻雀,適逢有花牌製作工作坊或者導師班,她便立即放下多年來的愛好,全心投入花牌製作和教學中。蔡寶燕分享,最初她對花牌的認識只是在路邊見過,直到參加一項社區計劃才開始認識花牌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細緻的構造令她嘆為觀止。她克服眼睛花、手不靈活的障礙參與其中,經過不斷練習,她也獲益良多:「過去我粗手粗腳的,現在我的手也比以往靈活了。」


82歲的蔡寶燕熱心製作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82歲的蔡寶燕熱心製作花牌。(陳仲明/大紀元)

陳聲喜見長者們的轉變,他分享:「我就想在社區網絡裏面把花牌這個被忽略的文化重新去建立。其實就是我們作為香港人的特色,香港人就是不怕艱難,面對挑戰,逆難而上。」


王寶珍對花牌製作頗感興趣。(陳仲明/大紀元)
王寶珍對花牌製作頗感興趣。(陳仲明/大紀元)

*********

「筆解香港情懷」是陳聲近日提出的一個理念,除了推廣傳統的工藝外,他更希望能夠在製作花牌時將不同的信息帶入其中,用筆記載當下的故事,可以是祝福,也可以是鼓勵,也可以是紀念,每一個花牌的背後都記載著一段故事,一顆真心。◇


「筆解香港情懷」是陳聲近日提出的一個理念,除了推廣傳統的工藝外,他更希望能夠在製作花牌時將不同的信息帶入其中。(陳仲明/大紀元)
「筆解香港情懷」是陳聲近日提出的一個理念,除了推廣傳統的工藝外,他更希望能夠在製作花牌時將不同的信息帶入其中。(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