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警告說,中共在海運和海軍艦艇建造方面正在超越美國,促使美國總統特朗普啟動一項新的造船計劃。

一個多世紀以來,軍事和政治領導人已經認識到海運和海上霸權的重要性。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曾說:「我們的造船計劃——不僅是海事委員會的計劃,也是海軍的計劃——是我們對那些企圖侵犯我國自由的侵略者的回應之一。」羅斯福曾任海軍部助理部長(1913—1920年),後來成為美國第32任總統(1933—1945年),帶領美國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美國長期以來都認同這一觀點,但在造船業方面,美國已落後於其主要競爭對手——中共。中國的商用船隊擁有超過5,500艘船隻,遠遠超過美國的商用船隊,美國船隊包括80至179艘(具體數量取決於界定商用船隊的標準)私人擁有的、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

此外,中共海軍目前擁有的艦艇數量已超過美國海軍,總數達405艘,其中包括234艘戰艦。相比之下,美國海軍擁有296艘載人艦艇,包括作戰後勤和支援艦艇,其中只有219艘被歸類為戰艦。然而,美國憑借先進的技術和能力,仍保持著火力優勢。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造船業的領軍者,目前控制著全球一半以上的商船建造市場,而美國的市場佔有率已降至微不足道的水平。2023年,美國造船廠生產了約64,809總噸位的商船,僅佔全球64,774,769總噸位的0.1%。

僅在2024年,一家中國造船廠的造船噸位就超過了美國自二戰以來整個造船業的總和。中國造船業的主導地位主要由國有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CSSC)所推動,該公司受惠於軍民融合,使得商業銷售能夠直接支持海軍擴張。美國的許多盟友,包括法國、日本和南韓,都持續向中船集團購買船隻,間接促進了中共的軍事發展。

最近,由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正在收購與中共利益相關的多個重要港口的控制權,包括巴拿馬運河附近的港口,這是對抗中共日益增長的海上霸權的第一步。此外,特朗普已承諾要重振美國造船業,成立專門服務該產業的白宮造船辦公室,並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徵收關稅和停泊費。

作為這一努力的一部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議徵收新的費用並實施優先承運措施,以對抗中國(中共)在物流和海運貿易方面的主導地位。該計劃包括對中國建造的船隻每次停靠美國港口收取高達150萬美元的費用,對中國營運的船隻每次停靠美國港口收取100萬美元的費用,以及對從中國船廠訂購船隻的公司徵收額外費用。

另一項關鍵措施是,逐步實施商業貨物運輸優先政策,要求美國出口的貨物使用美國籍船隻運輸的比例逐步提高,從1%開始,七年內達到15%。然而,尚不確定美國擁有的由中國建造的船隻或安裝中國組件的外國船旗船隻是否會被徵收新的費用

美國貿易代表基於全美各工會的請願書作出的判定,認為中國(中共)在海運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商業造成了不公平負擔,因為這種主導地位取代了外國公司,削弱了競爭,並加劇了供應鏈的脆弱性。此外,新費用的支持者認為,要阻止中共利用其海軍和商船艦隊的優勢地位來恐嚇盟友並擾亂全球貿易,就必須對抗中國(中共)造船業的主導地位。

在國會山,眾議員馬克‧格林(Mark Green,田納西州共和黨)、珍‧基根斯(Jen Kiggans,維珍尼亞州共和黨)和唐‧戴維斯(Don Davis,北卡羅萊納州民主黨)共同提出了一項兩黨議案,要求建立國家海事工業基礎委員會,以評估美國造船業的現狀,並就恢復競爭力提出政策建議。基根斯和戴維斯強調需要公私合作,以應對陷入困境的造船業在勞動力和供應鏈方面面臨的挑戰。

與此同時,於2024年9月啟動的海事工業基地(MIB)計劃,旨在重建美國的造船和維修能力,該計劃已在37個州推進了1,100項投資計劃,支持造船、航空母艦和潛艇生產——這是自二戰以來美國國防工業最大規模的振興計劃。該計劃現由特朗普任命的馬修‧D‧瑟蒙(Matthew D. Sermon)領導,他曾擔任潛艇工業基地負責人,預計他將推進總統的生產目標。

儘管得到了總統和國會許多議員的大力支持,但特朗普的造船戰略的可行性仍令人擔憂。美國海軍計劃將艦隊規模從296艘作戰艦艇擴充至381艘,未來30年每年需要數百億美元以達成該計劃。與此同時,商船生產也急需資金支持,這方面的資金從1970年代每年建造15至25艘降至如今的5艘或更少。

鑒於美國造船業目前存在的種種侷限,包括無法高效建造大型商船,一些參議員主張將軍艦建造外判給北約和印太盟友,比如日本和南韓。同時,包括歐洲目前最大造船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Fincantieri)在內的主要造船企業對這一計劃表示歡迎,強調其創造就業機會和重振工業基礎的潛力。

儘管面臨財政和後勤上的限制,擴大美國國內造船產能、重建商用船隊,以及強化海軍力量對於遏制中共主導全球經濟和海運領域的野心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中國經濟分析師,在亞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目前在美國軍事大學(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國防議題。他著有《一帶一路之外:中共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 2019)一書。

原文:The Battle for the Seas: US Versus China in Shipbuilding and Naval Power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