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新冠疫苗之父」的中國生物前董事長楊曉明於2024年4月被通報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近日有傳聞說其已被判處死刑。一些評論員和網民指這可能是假消息,但官方沒有闢謠,大陸官媒至今仍沒有相關報道。
楊曉明被判處死刑的消息來源於百度網站的企業信用查詢工具「愛企查」的一張截圖。截圖顯示,愛企查24日以「科興疫苗研發者楊曉明違紀違法被判死刑」為題報道稱:「近日,楊曉明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罷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並被判處死刑。他的違紀違法行為具體細節尚未公開,但已確認與疫苗研發或經營無關。」
此前,2024年4月26日,中共官方稱,中國生物前董事長、首席科學家楊曉明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愛企查的截圖消息,指楊曉明「近日」被罷免,「並被判處死刑」,並不合理。
2025年3月27日和28日,有關楊曉明被判處死刑的消息在網絡廣為流傳,中共各大官方媒體都沒有證實此事。一些微博網民和大陸評論員認為,有關消息或是謠言。
胡貴雲律師在微博發帖說:「科興疫苗研發者楊曉明因違紀違法被判死刑?怎麼其它渠道搜索不到?」
網民「財經飛說不可」說:「新冠疫苗研發者就這麼悄咪咪地判了死刑?」
微博大V「圍脖俠」表示,中國法律對疫苗研發事故適用「重大責任事故罪」,最高刑期為7年有期徒刑。
王才亮律師表示:「這個謠言暴露了最高法院關閉了裁判文書網,後來部份恢復,但仍不及時充份公開裁判文書的不良後果。」
海外X網友「淘喵先生」表示:「吳尊友(前中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死了,曾兵(前國藥副總、新冠疫苗項目的新聞發言人)死了,趙振東(前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新冠疫苗研發專班技術組組長)死了,如今楊曉明面臨死刑,曾經在疫苗上為共匪立功的科學家,正接二連三地被幹掉滅口!」
直至《大紀元》發稿,未見中共官方對楊曉明「被判死刑」說法闢謠。
楊曉明曾任中國「863」計劃疫苗專案首席科學家、聯合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藥集團首席科學家。他在新冠疫情期間曾帶領團隊研發上市中國首款新冠滅活疫苗。
超快研發新冠疫苗 被稱「國藥疫苗之父」
2021年4月下旬,楊曉明曾公開表示:「中國僅用了98天就研發出新冠滅活疫苗。」同年他又提到,中國生物的新冠疫苗從立項獲批到研發、上市,總計僅用了三百三十幾天的時間,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短時間。楊曉明由此聲名大噪,被稱為「國藥疫苗之父」。
但按全球經驗來看,過去一種疫苗從研發到上市,一般需要10年以上,即使是速度較快的情況,也需要5年至6年的時間。
中共的國產疫苗推出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受到國內外廣泛質疑。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稱,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了各種副作用,包括尋麻疹、白血病、心臟病等,並質疑大量猝死現象與打疫苗有關。
楊曉明落馬後,大陸網上一片質疑聲浪。
網民朱智勇當時表示:「國藥首席科學家楊曉明被捕,他的頭銜讓人不寒而慄,『中國新冠疫苗之父』。科興的醜聞已經讓人不踏實了,國藥又有甚麼幺蛾子(餿主意)啊?!普通國人注射的新冠疫苗都是出自一個個無底線的犯罪份子之手,無奈、惶恐、憤怒!」
「盧曉周戰略」表示:「新冠疫苗真的是撲朔迷離。一開始說的是女將軍陳薇研製的疫苗,有攻克伊波拉病毒的輝煌成績,我之所以願意打疫苗,就因為這個原因,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後來打科興疫苗,我還以為是陳薇研發的,真是傻傻分不清。鬧了半天,到了2024年才知道是這個人研發的。」
分析:楊被查或因疫苗副作用
有醫學背景的旅美時政分析人士唐靖遠此前對《大紀元》表示,楊曉明被查很可能與國藥疫苗的副作用即將進入集中爆發期有關,許多人要追責和索賠,中共很有可能是用這種方式在提前卸責,讓楊曉明作為替罪羊來承擔責任。
前北京律師、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認為,楊曉明落馬必然涉及一些敏感、特殊且具有政治性質的問題,可能涉及政治不忠,或許涉及洩密,又或者是因為在新冠疫苗研發和抗疫過程中掌握了過多不宜公開的秘密資料而被當局視為威脅,因此受到整肅。
新冠疫情爆發五年之後,新冠病毒的來源卻依然撲朔迷離,但越來越多人相信該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洩露。這涉及中共的「國家機密」。
獨立評論人杜政近日在台媒《上報》撰文表示,中共官員落馬案件如果涉及「國家機密」,不少人會被秘密判決甚至秘密處決。◇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