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海洋部長姜道亨(Kang Do-hyung)周三(3月26日)表示,南韓已在黃海(西海)有爭議海域設置一座固定式浮動平台,作為「對等措施」,監控中共日益擴張的海上建設。
據路透社報道,中方宣稱其位於兩國專屬經濟區(EEZ)重疊區域內的設施為養殖設備,但韓方擔憂,中共可能藉此在這個所謂的韓中臨時措施區域(Provisional Maritime Zone, PMZ)內主張主權,引發安全憂慮。
姜道亨認為,此平台名義上為「環境調查」,實為監測中方動態。今年2月,南韓科研船接近中方設施時,遭中共海警與疑似海上民兵橡皮艇阻撓,南韓海警也曾出動,雙方對峙兩小時。
執政黨國民力量黨(PPP)批評中方行動是對南韓海上安全的「直接挑戰」,呼籲政府更強硬應對。該黨應急對策委員會主席權寧世(Kwon Young-se)指出,中共以漁業為名,實則仿傚南海戰略,擴張主權。
他強調:「西海是我們的領海,是漁民的生計,更是我們安保的最前線。」
中共駐韓大使館則在周三發聲明,否認違反協議,稱報道內容「不符事實」。
南韓朝野齊聲譴責中共海上擴張
據南韓主流媒體《朝鮮日報》報道,面對中共在西海(黃海)擴張海上勢力,南韓朝野罕見一致譴責。
一向對北京態度溫和的在野共同民主黨(DPK)也強烈批評中共在韓中臨時措施區內非法建設大型鋼構設施,呼籲政府實地調查。多名議員警告,中共可能仿傚南海策略,藉人工設施強化對爭議海域的主張。
中方稱,這些直徑約70米、高71米的鋼製設施是山東省一項私人三文魚養殖計劃,但部份南韓官員與專家認為其具有軍事潛力,可用於監控韓美軍事活動,甚至配備水下雷達。該海域亦為中共北海艦隊主要航線。
民主黨發言人朴炅美(Park Kyung-mee)周二表示,對中方行動深感遺憾,呼籲立即停工以維護韓中互信。該黨最高委員金炳周(Kim Byeong-ju)則稱此舉威脅南韓主權,批評中共試圖強化其對東經124度以西海域的控制。
韓方早在2020年即偵測到這些設施,2022年確認有中方人員駐守,並兩度召開國安會討論對策,唯因政權更替與預算技術挑戰,建設對等設施的計劃遭擱置。
國際法專家指出,中方在臨時措施區內建設密集設施恐違反2001年韓中漁業協定,並對韓方漁業與航行自由構成實質限制。#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