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商合約將於2028年屆滿,政府下半年會展開招標。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考慮將碼頭的附屬商業區用作「創業孵化」,可能參考房委會免租商舖讓青年創業的「共築‧創業家」計劃,從而刺激到碼頭的人流。她強調不會待碼頭營運商招標完成,才活化旁邊的商業用地。

啟德郵輪碼頭商業區佔地5,600平方米,還有2.3萬平方米的頂層空中花園,但一直被外界批人流稀少,商業活動未如理想,羅淑佩表示,並非所有地方的郵輪碼頭都設商場,但尖沙嘴海運大廈的形象多年來深入民心,令市民覺得離開碼頭便應該是一個大商場。她說,隨着啟德規劃轉變,毗鄰碼頭的社區隔離設施亦將改建為青年驛站,碼頭周邊用地亦需重新規劃。

羅淑佩表示,當局考慮將郵輪碼頭附屬商業區用作「創業孵化」、或在無郵輪停泊的日子用作表演場地。她認為可參考房委會去年推出的「共築.創業家」計劃,為青年提供免租商舖,讓他們試行創業計劃,以刺激碼頭的人流。旅遊事務署會邀請有意營辦碼頭內的商業區及空中花園的人提交意向書,羅淑佩強調不會待碼頭營運商招標完成,才活化旁邊的商業用地。

至於現時的碼頭營運商環美,羅淑佩表示營運情況「ok」,同時表示自她接任文體旅局以來,碼頭沒再出現交通配套問題了。

羅淑佩又憶述,2010至2016年出任旅遊事務副專員時,碼頭發展不理想,因為要面對交通等問題,經過一段磨合、學習後,至2018年以後,碼頭發展已相當不錯。不過,其後受新冠疫情衝擊,郵輪碼頭暫停營業,本港郵輪業亦較其它地方復甦緩慢,認為要奮力趕上落後的進度。

九大藝團進出機制 羅淑佩:KPI要重質重量

另外,《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去年11月出爐,當中提出主要表演藝團(俗稱「九大藝團」)的進出機制。當局正制訂新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評核藝團表現,羅淑佩強調對機制設定持開放態度。

羅淑佩表示,決定藝術團不止單看數字或只由「技術官僚」定斷,要重質亦要重量,免不了考慮藝團的知名度和觀眾人次。「如果納稅人、亦即你的觀眾沒人願意看,那我還應不應該給那麼多資助?」但不傾向「入一個就要跌一個」亦有可能增至10個團、11個團;當局重視藝術價值之餘亦需平衡質素和效益,「你的演出再好,但沒人欣賞也是搞不定」。

她又強調,當局一直在討論,「不想很長官意志、一刀切」,日後進出機制亦有業界或專業人士協助,「幫我們一起看」,不會只由「技術官僚」處理。@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