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的生物學家今日(16日)宣布,在香港米埔和南海分別發現兩個新的「海月貝」物種,命名為「河口海月」和「玻璃海月」。今次發現令全球「海月貝屬」的物種總數由5個增加至7個。

海月貝,又稱「鏡貝」、「明瓦」或「卡皮斯貝」,是一種鹹水雙殼貝類,屬於「雲母蛤科」下的「海月貝屬」。海月貝是可食用的貝類,但相對於食用,其貝殼的價值更高,幾千年前已開始被用作玻璃的替代品。海月貝漂亮的半透明銀色貝殼,被廣泛用於製作窗戶、珠寶首飾,以至燈罩和吊燈等裝飾品。

浸會大學生物學家發現兩個新的「海月貝」物種。(浸大網站)
浸會大學生物學家發現兩個新的「海月貝」物種。(浸大網站)

2022年4月,浸大生物學系教授邱建文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在大嶼山水域進行底表動物調查時,收集了一些海月貝屬的貝殼亞化石。2023年7月,團隊在米埔自然保護區研究箱型水母時,再次收集到類似樣本。

經過仔細比對,浸大生物學家發現採集自本港的標本,其鉸鏈和耳廓結構等特徵,均與「雲母海月」不同,因而確定牠是一個新物種,並命名為「河口海月」。團隊相信,本港關於「雲母海月」的紀錄是由於鑒定錯誤導致,而「河口海月」或由於氣候變化遷移到了中國沿海其它地區。

另一個新物種「玻璃海月」的發現則源於一次漁市場調查。2023年5月,浸大生物學家在海口東門市場發現當地漁民正在販售一種外形獨特的海月貝。這種海月貝擁有仿似玻璃和珍珠般美麗的貝殼,因此被命名為「玻璃海月」,其拉丁文名稱「vitream」意為「像玻璃般」。研究團隊隨後在海南三亞新村港的潮間帶以及廈門下津灣收集到更多野生標本,顯示「玻璃海月」可能廣泛分布於南海,包括香港海域。

長期以來,由於貝殼形狀、輪廓和鉸鏈結構上的相似,「玻璃海月」一直被誤認為是「雲母海月」。然而,浸大團隊通過基因分析發現,「玻璃海月」和「雲母海月」的「細胞色素氧化酶亞基1」基因存在11.43%至11.82%的差異,這個差異比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基因差距大好幾倍,足以證明它們是兩個不同的物種。

邱建文教授表示,團隊在識別「海月貝屬」物種的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因為同一物種的貝殼大小、形狀以至內裏的表面顏色均有許多變化,因而出現很多差異。今次發現不僅增加了海月貝的物種數量,還顯示海月貝可能與以前所認知的不同,擁有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亦驅使團體對其它之前已假定廣泛分布於亞洲海洋的生物,重新進行物種評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