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射新型中程彈道導彈,這是普京對歐美的直接核武威脅,也是拿俄羅斯人民的命運當兒戲。
11月21日,五角大樓副新聞秘書辛格表示,俄羅斯向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發射了一種新型中程彈道導彈(IRBM)。可以確認俄羅斯發射了一枚實驗性質的RS-26「邊界」(Rubezh)中程彈道導彈。在導彈發射前,美國通過核風險降低渠道得到了簡短的預先通知。她說,這是此類武器首次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現在還沒有對這種新型致命能力的影響進行評估,但這當然是我們所關心的。」
兩周前,候任總統特朗普在與普京的通話中已經警告普京「不要升級戰爭」,但普京顯然沒有聽取特朗普的建議,在對烏克蘭的打擊中測試了新型中程彈道導彈。導彈發射後,普京稱,該導彈可用於對付那些允許基輔使用導彈攻擊俄羅斯的國家。普京顯然是指美國總統拜登前不久有條件放開烏克蘭使用陸軍戰術導彈打擊俄羅斯境內的限制。
普京表示,作為對烏克蘭使用美國和英國遠程武器的回應,俄羅斯使用前所未知的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彈道導彈,對烏克蘭軍工綜合體的一處設施發動了聯合打擊。同時,在戰鬥條件下測試了俄羅斯最新的中程導彈系統。這是一種配備非核高超音速技術的彈道導彈,導彈部隊將其稱為Oreshnik(意為「榛子」)。他說,「我們有權對那些允許對我們的設施使用武器的國家的軍事設施使用我們的武器。」「如果行動升級,將以鏡像方式堅決回應。」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1日表示,「今天,出現了一種新型俄羅斯導彈。所有特徵,速度、高度都符合洲際彈道導彈。」他呼籲國際社會做出反應。
五角大樓表示,這是一枚基於RS-26公路機動中程彈道導彈的變體,其多彈頭分導再入飛行器(MIRV)可以攜帶 6 個常規彈頭或核彈頭。
高超音速導彈和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區別在於它們的設計目的不同,並且使用不同的操作機制。高超音速導彈是指具有機動能力的速度超過 5 馬赫(音速的五倍)的導彈,由於速度快並且能夠在飛行中機動,使它們難以被發現和攔截。而洲際彈道導彈可達到更加驚人的速度,但它們通常只能沿著固定的類似拋物線的軌道運行,在下降過程中機動性非常有限。
攻擊範圍是一個關鍵的區分變量。洲際彈道導彈主要用於對數千公里以外的遠距離目標進行核打擊,它通常配備多個可獨立瞄準的分導式核彈頭,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而高超音速導彈通常用於對關鍵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它也可以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
最初烏克蘭方面稱21日俄羅斯發射的是一枚洲際彈道導彈(ICBM)。隨後的報告引述美國官員的話稱,這實際上是一枚中程彈道導彈(MRBM/IRBM)。雖然RS-26被歸類為洲際彈道導彈,但人們評估它更有可能是中程彈道導彈。中程、中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的區別在於其射程,它們的最大射程分別為1,000至3,000公里、3,000至5,500公里以及5,500公里以上。相比之下,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在3,000公里以下,這使它被限制在只針對區域目標。這次攻擊烏克蘭第聶伯儸的RS-26導彈變體就屬於這一類。
考慮到RS-26是專門為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設計的,解釋這次襲擊的唯一理由是俄羅斯在證明其核打擊的可能性。儘管像RS-26這類導彈也可以配備常規高爆彈頭,但由於這類導彈的成本巨大,因此常規打擊的實際意義不大,特別是烏克蘭的大多數目標都在更便宜的伊斯坎德爾等短程導彈或其它防區外武器的射程之內。而且,包括伊斯坎德爾、Kh-47、Kh-55和Kh-102等都可以攜帶核彈頭。使用中程或洲際彈道導彈打擊近在咫尺的烏克蘭顯然效率極低,不合常理。因此,這更像是一次意在證明和顯示核打擊能力的實驗,而且此次向烏克蘭發射的這枚彈道導彈很可能配備了假彈頭。
就在這次模擬核打擊的導彈發射前兩天,19日,普京簽署了一項法令,更新並擴展了莫斯科的核理論。文件稱,莫斯科將把有核武國家參與或支持的無核國家的侵略,視為對俄羅斯聯邦的聯合攻擊。其修改要點是,即使對俄羅斯不構成生存威脅的侵略,也將觸發核反應。這意味著進一步降低了俄羅斯的核反應門檻。該文件還擴大了可以實施核威懾的「國家和軍事聯盟的清單」,以及需要採取核威懾措施消除的「軍事威脅清單」。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在被問及烏克蘭使用美國導彈發動的常規攻擊是否也會引發核反應時,他說有可能,並指出修改後的段落還包括對白羅斯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威脅。
歐盟最高外交官博雷利(Josep Borrell)稱,俄羅斯核理論變更「完全不負責任」。他表示,這不是普京第一次玩核賭博,任何發動核戰的呼籲都是不負責任的。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核資訊計劃主任漢斯·克里斯滕森(Hans Kristensen)表示,「我對文件中描述的細節和非常廣泛的情景感到震驚。這遠遠超出了我們在其它核武國家的文件中看到的內容。」克里斯滕森認為,普京的這份法令文件是為了消費公眾和宣傳,並不一定表明俄羅斯核計劃實際上將如何或在多大程度上發生變化。
在普京簽署修改版核法令當天(19日),美國負責戰略力量的高級官員安東尼·科頓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表示,美國的三位一體核武力量必須現代化,以跟上未來不斷變化的威脅。美國要讓對手知道,跨越核門檻將面對甚麼樣的美國力量。他表示,三位一體核武力量及其通訊仍然「安全、可靠和有效」。但一切都必須現代化。其中包括人工智慧的納入,目的是提高效率,而不是取代人類決策。
20日,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理查德·約翰遜(Richard Johnson)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核問題小組會上表示,「我們現在面臨多個核競爭對手,多個國家正在擴大其核武庫,並使其多樣化和現代化。不幸的是,它們還優先考慮核武器在其國家安全戰略中的作用。」特別是考慮到中俄核能力增強以及核軍控協議的缺乏,可能需要對2022年的核態勢評估進行調整,以維持實現核威懾的能力。他表示,核威懾的基本邏輯仍然合理。美國仍然致力於安全和可靠的核威懾。美國國防部正在採取措施增強核威懾能力和靈活性,並降低國防部核現代化計劃的風險,其中包括由飛機投擲的B61-13重力炸彈,以及增強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戰備能力。
約翰遜發表上述意見的5天前(15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了描述美國核戰略的491報告,這份報告描述了對先前指導方針的修改,並解釋了潛在對手核武庫的成長、現代化和日益多樣化帶來的新威懾挑戰。報告指出,美國需要同時威懾多個擁有核武的對手的計劃,需要在可行的情況下整合非核能力,以支援核威懾任務。報告強調提升美國應對有限核攻擊或高後果常規攻擊的重要性,要與盟友和夥伴進行更深入的磋商、協調和聯合規劃,以加強美國的延伸威懾承諾。
五角大樓認識到,進入2030年代,美國和其盟友可能面臨的一系列戰略環境將發生變化,美國需要為此做好準備。實現核武力量、指揮控制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現代化,能夠靈活應對任何新挑戰。
俄羅斯可能試圖利用核武恐嚇烏克蘭及其支持者並引起輿論關注,但很可能改變不了這場衝突的遊戲規則。
用核武器應對烏克蘭使用西方常規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等於是用核武器報復一次非常有限的常規攻擊,而這種攻擊只是反抗入侵,與俄羅斯的生存威脅根本挨不上邊。普京的這種做法等於是替俄羅斯人民做決定:願意冒險承擔對俄羅斯造成的任何潛在後果,而這些後果的嚴重性遠遠超出烏克蘭常規襲擊可能造成的損害,甚至比俄羅斯輸掉戰爭還要嚴重,但是為此買單的是俄羅斯人民。@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