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剛果,叫埃利沙。認識他是在一次當地文化交流的會議上。
當時我們剛剛坐定,正等著主持人開始主持會議,這時埃利沙走了進來,黝黑的臉龐上鑲嵌著深邃的眼眸。我不太習慣和黑人打交道,但不知為甚麼,埃利沙似乎有點與眾不同。主持人向大家介紹了這位來自剛果的少年難民。
埃利沙16歲,到這裏才三個月,是隨著父母一起來的。他的父親是位牧師,因為戰爭,他們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我不是很關心政治,也沒有好好了解剛果到底發生了甚麼,但從他簡短的話語中能感受到那份無奈和愁緒。他沒有仇恨,語氣平淡。
主持人非常高興埃利沙的到來,因為他認識埃利沙並受其感動,是由於他的歌聲。於是主持人希望埃利沙能再唱一首歌,讓大家也能通過歌聲認識他,並開玩笑說也許這能讓他鍛練鍛練去參加當時正在進行的歌唱比賽。
埃利沙也不推卻,沉默了一會兒,就開始了。他是清唱的,就在會議室裏,大家坐在桌旁,沒有伴奏,沒有話筒,但他的歌聲似乎是從錄音機裏面播放出來的,那種呼吸,那種磁性,那種停頓與爆發,直擊人心。我第一次親歷黑人歌手那種特有的音質,很受感動。我不記得他唱的是甚麼,只記得主持人說被他深深的愛打動了,那是一種發自心靈的愛的呼喚。
一年過去了,我沒有再見過埃利沙,歌唱比賽也早就結束了,少男少女們選出了他們的新偶像。怎麼沒見埃利沙?
一天,孩子的學校舉辦主題周開放日,邀請所有的家人前往參觀,我們也非常高興地看到孩子在學校裏參加的各種「學術活動」的成果。我由衷地覺得這裏的教育真是遵循著因材施教、互幫互助、整體配合、共同提高的原則,效果明顯。瀏覽之間,有學生遞上了高年級第二語言班的影片廣告,也許看見我是外國人,估計會感興趣吧!
我的確很感興趣,而令我意外的是,11分鐘的影片開頭,我又聽到了那獨屬於黑人的靈魂音樂。是埃利沙,是他。影片的名字叫《在一個沒有高山的國家》,描述的是埃利沙和同學們一起在這裏學習、生活的片斷和場面,還展示了他們各自的特長。
再次見到埃利沙,我很意外,也很高興,他已經不再那麼充滿愁緒,青春的臉龐寫滿了憧憬。他準備在9年級畢業後去音樂興趣學校學習一年,然後再上高中繼續學習。他已經認識了很多朋友,對他來說,融入西方社會是那麼自然,他喜歡這裏,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唯一讓他覺得遺憾的是,他的父母融入當地社會還是非常困難,「非常非常困難」,他強調地說。◇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