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沒有寒潮、颱風的情況下,中國從南到北多地罕見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原因不明。中國古籍中記載,陸地和海底有多個「海眼」,由龍或神獸鎮守,一旦破壞解除封印,就會出現海水倒灌,引發大洪水。

渤海、黃海、東海罕見海水倒灌

自10月21日凌晨開始,中國渤海、黃海、東海罕見出現海水倒灌現象,海水漫過海岸線,衝垮堤岸。遼寧、河北、山東、天津、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沿海城鎮被淹,海水吞沒農田,湧入城鎮和鄉村,一片汪洋,人們在大水中驚醒,倉惶逃離家園,損失慘重。

有山東青島網民發布影片說:「有些地方的大潮,已經將附近的村子給淹了,齊腰身的海水沖進家中。」

遼寧盤錦市有居民說:「這次潮漲得太大,幾十年沒見過。」

就連中共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官員也感到疑惑:「在沒有明顯的風浪情況下,忽然產生這麼大範圍的增水,國外沒有記錄,國內記載也沒有。」

有專家猜測,海水倒灌與潮汐有關;也有人認為,海水倒灌主要是地下水過度開採,導致地表下沉,海平面上升。

海水倒灌與「海眼」有關?

在中國古籍中記載,海水倒灌與傳說中的「海眼」有關。「海眼」是陸地連通海底水府的出入口,而且與另外時空的水脈相連,海底、陸地上都有「海眼」,是大地水脈的「穴位」。

傳說大禹治水時,獲得眾神的幫助,尋找到了治水的方法,其中一個就是鎮住「海眼」。「海眼」被鎮住後,堵住了海水通向大陸的水脈,然後疏通陸地上的積水,這才平息了這場全球範圍的滔天洪災。

「海眼」就像井口一樣,有龍或各種神獸、神靈鎮守,不能輕易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

江陵城「海眼」被毀 引發大洪水

古籍中有關於「海眼」的記載。唐末五代時的王仁裕,官及翰林學士、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和太子少保。他遊歷了許多地方,著有《玉堂閒話》,書中就記載了關於海眼的故事。

在湖北江陵縣城的南門外,雍門內的東牆下有一所小堂室。小小的堂室僅僅三尺多高,堂室上覆蓋小瓦,梁、柱、門、窗,一應俱全。當地人稱這座堂室為「息壤」。

《山海經‧海內經》中寫道:「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晉‧郭璞註:「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傳說,幾百年前,江陵發生大洪水,大部份土地都被淹沒。江陵全境只有高地倖免於難。當時的州帥很惶恐,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告訴他,城郊有一位書生,博覽群書,才智出眾,可以向他請教,詢問有何良策。

於是,州帥就召來書生詢問,書生指著雍門內東牆下的地方說道:「這裏是『息壤』之地。我曾讀過《息壤記》,書中說,大禹時代洪水從海眼氾濫而出。為了填塞洪水,大禹命人彫刻石頭造了一個龍宮,填在海眼穴中,用以堵塞水脈。後來人為了建造江陵城,把這裏的建築和龍宮都毀掉了,所以才造成了這麼大的水災。請大帥挖掘地下就可驗證。」

州帥聽了書生的話,就命人在東牆下挖掘,果然挖出了一個石頭彫刻的宮室(龍宮),已經被損壞了。州帥重新修葺了龍宮,又用厚土掩埋。從此,江陵再也沒有發生過洪水。後來,人們在這裏建了一座小堂室,用來標誌「息壤」之地。

王仁裕比照《息壤記》,發現與江陵傳說的「海眼」故事相吻合,於是就在書中記錄了下來。

北京城的「海眼」

據說北京北新橋的一口井中鎖著一條蛟龍,這裏也是「海眼」。民間流傳,劉伯溫明初奉旨建北京城時,龍王企圖淹沒北京,阻止建城。劉伯溫和姚廣孝制服了龍王之後,就將龍給鎖在了井下的海眼中。誰要是動了海眼,整個北京城就要被大水淹沒了。

當年日本人入侵北京城後,讓當地百姓拉過井裏的鐵鏈,鐵鏈子拉上來鋪了一地也不見頭。日本人不死心讓繼續拉,老百姓繼續拉,拉著拉著井裏開始往上反黑水,並且還有怪叫聲,日本人這回嚇著了,讓老百姓把鐵鏈子又放了回去。

大約在1958年,北新橋要擴寬馬路,工人們見這口井礙事,就打開井蓋,看到一條很粗的鐵鏈,深不見底,因為好奇,就向上捯鐵鏈,彷彿沒有盡頭。最後聽見井中發出隆隆的巨響,伴隨海水的味道,彷彿海水在奔湧。工人們十分驚恐,將鐵鏈放回,最後將井用大石條蓋上,在上面修了路。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