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失業率高,一些不想再捲的年青人追求躺平、歸隱,選擇回到農村提前退休的生活。專家分析認為,返鄉或可暫時療傷,但在中共體制下難逃貧困桎梏。

CNBC報道,中國經濟低迷,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情況持續惡化,令人厭倦,內地年輕人正在掉頭去農村「退休」。有人甚至創辦「青年養老院」,讓年輕人隨時可以入住和躺平。

網民表示,「這屆年輕人在追求『暫時躺平』的路上又搞出了新花樣。」「花村裏生活的錢,滿足城市級別的消費水平,這個不等式短時間內跑得起來。」「感覺住進去其實跟放假差不多,但是花完錢了還得出來打工。」

途家民宿數據顯示,2024年初至今,青年養老院訂單預定量同比去年增長超1.5倍,入住人群以90後為主,平均入住天數卻僅2.63天。有分析指,超前養老是假,休養療癒才是真。年輕人內卷後產生的應激反應,給療癒市場帶來了強大吸金能力。

就業市場困頓 年輕人被迫躺平

近日,一個80後大學生發影片表示,他2006年大學畢業以後一直在北京上班,之前一個月有兩三萬塊錢,也能維持生活開銷。可是這兩年經濟形勢不好,被迫離職了。好長時間以來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工作,他悲觀地表示不知道何去何從。

「不是挑剔,是沒人要。幾千塊錢的工資,就這種工作都沒有人要。實在沒有辦法,就在附近的工廠找工作幹……但是,(現實)遠比我想像的殘酷。今天下午去面試一家工廠的普工,就是操作工,流水線的操作工。結果,面試沒通過,嫌我年齡太大了,以前在工廠幹的經歷太少了。」

打工族何先生告訴大紀元記者,去年以來,全國的勞務市場都是人多活少,工資低。感覺現在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沒有掙到錢。返鄉潮應該不少。

「我也一樣沒掙到錢。去年我還打工,今年我已經在家躺平了!留在老家了,現在大環境不好,很多人失業或半失業。我過去認識的搞建築活兒的工友,他們今年都沒掙到錢!有的幹了活兒又掙不到錢。」

何先生由於身體不好不再堅持外出打工,但仍交著農村社保,每年個人交2000塊錢人民幣(有多個繳費檔次),已經交了12年了。目前由大哥接濟生活。

河北一位80後職業女性告訴大紀元記者,她身邊確實有回歸農村的朋友。無論大中城市,現在工作都不好找,到處都是失業的。事業單位也面臨減薪,以後的情況都不好說。她已經做好降低生活標準(消費降級)的準備了。

她說,「現在農村最起碼有點兒地,誰家種點兒瓜菜,互相換著吃就得了。還有做饅頭的,用面換個饅頭,只要別去那個小超市里頭買那些辣條、亂七八糟的東西,光吃自己種的小菜兒,吃米麵甚麼的,一個月最多500塊錢。

「所以說人家為甚麼要在大城市當牛做馬?一個月掙個萬數來塊錢,覺著挺了不起了,其實甚麼也買不起。到村上在集上打點小零工,一個月這500塊錢就掙到手了。只不過就是別買太華麗的衣服,別整忒虛榮的事兒,照樣夠吃夠喝,也餓不著。人家說了,小病扛扛就(熬)過去了,大病扛扛就(死)過去了。」

她表示,這兩天食品安全問題又炒起來了。村上人們自己家裏頭都有地,有的人乾脆養兩隻雞,每天還吃新鮮的。所以說人家躺平是有理由的,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很接地氣了,不再有那種虛榮的東西、表面兒的東西裝飾自己,乾脆這些東西都放下,也圖個自在,人們開始回歸這種思維了。

返鄉潮會成為社會主流嗎?

近年來,大陸流傳一個觀點:不出三五年,50%以上的人會離開城市回到農村。「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家的基礎建設、工業革命完成了歷史的使命,打工潮、農民潮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中共也一直在鼓吹所謂大學生返鄉、建設新農村之類的宣傳。

大學生群體已經很難在大城市分得一杯羹。因此,不少大學生被鼓勵一畢業就回到鄉鎮,繼續考公,從基層做起,這樣晉陞的機會反而更大。由於教育內卷,大學生文憑似乎變得不值錢。

原中共國智庫研究員「反洗腦專家」表示,2020年4月,在上海某企業家聚會,有人說這個年上海走了幾百萬人,很多人可能不會再回來了!當時聽了很悲傷,大環境如此,哪裏都沒有希望,只是農村少點管制,成本低點。

「這種返鄉潮都是被迫的,多數是找物價窪地,少部份是躺平,極少是智者,他們為了躲災避禍。在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退休。」他向大紀元記者表示。

英國國際關係青年學者Ignatius Lee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認為,人口出現雙向流動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但不見得返鄉潮會是社會主流,因為最現實的問題是經濟問題:回鄉後怎麼生活?怎麼就業?子女去哪裏讀書?好的教育資源全部集中在大城市裏。

Lee認為,第一、二批進城打工的農民工確實有可能回流到農村和鄉鎮,他們年紀大了有返鄉的趨勢,但是中老年人返鄉並不會給小地方帶來第二次城市化的經濟效益。

他說,「年輕人返鄉的現象確實有,2000年代初就出現過,很難說這種現象是潮流,這跟社會心態沒有必然聯繫。年輕人回小城鎮從哪裏獲得收入來源?總不能人人都幻想做抖音、快手網紅吧?

「如果生計成問題,還可能再出現一次向大城市回流人口的潮流。但是當這些失去方向的年輕人步入中年,他們已經很難在大城市謀生了。這樣的話,厭倦內卷、想躺平心態會演變成普遍的社會絕望。」

大陸學者戴維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上世紀九十年代人們開始迅猛逃離農村湧向沿海與城市,其實也就二十多年,剛好是這些90後、00後與城市生活關聯,沒有受過農村的苦,所以他們可能覺得回農村還挺詩意的,當他們遇到現實中需要金錢支出時,他們就會發現,農村並不是那麼詩意。

戴維指出,中國農民沒有自由,沒有土地,沒有任何可以支配的資產,土地屬於承包村集體的。從求得活路上來看,回鄉短暫是可以躲過;但若理性思考,中共獨裁體制下,不可能有任何產業取得良好發展的。

他說,「個別青年人返回農村創業或躺平,這是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在中共獨裁體制下,在農村根本不可能生活下去,因為農業上不可能創收多少,不出四五年他們還會逃離農村的。

「因此,他們返回農村的愜意一定會是極其短暫,當他們與父輩、祖輩一樣再次陷入經濟來源危機時,他們會再次被貧困桎梏。在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只要還是共產黨一黨獨裁,都不可能過上安寧的日子,這才是問題根源。」#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