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在9月9日發布長文報告,為歐盟未來5年的經濟政策劃出藍圖。該報告特別顯示出,歐盟對中共的態度在變得越來越強硬,因為有證據表明,歐盟自身的經濟競爭力在被中共的不公平貿易政策大大削弱。

據悉,大約一年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要求德拉吉就歐盟競爭力的未來撰寫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

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在擔任歐洲央行行長時,被譽為是「在主權債務危機期間拯救了歐元區的人」,他當時曾提出「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歐元。這次他面臨的挑戰可能更大:或許也需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歐洲在經濟和競爭力上落後於世界其它地區,特別是美國等國。

由德拉吉領導的一個小團隊經過數月的努力,這份報告終於在9月9日(周一)出爐。當德拉吉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該報告時,馮德萊恩就站在他的旁邊。今年7月,馮德萊恩再次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開始她的第二個5年任期。

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對媒體發表講話時,德拉吉說:「自冷戰以來,我們第一次必須真正擔心我們的自我保護,而採取統一應對措施的理由從未如此令人信服。」

這份德拉吉報告的主題多種多樣,他以69頁的篇幅為「歐盟競爭力的未來」(The future of European competitiveness)規劃出一份龐大的藍圖和願景,又以328頁的篇幅為歐盟十大行業領域提出橫向和縱向的深層分析與發展建議。下面來概括看一下該報告的關鍵要點。

認識到歐盟的競爭力已經嚴重落後

在過去幾十年來得益於全球化貿易體系的歐盟忽然發現,歐盟企業已經在面臨來自海外的更激烈的競爭和自己進入海外市場的減少。

德拉吉報告中提到,「歐盟的競爭力目前正受到兩方面的擠壓。一方面,歐盟企業面臨外國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需求)疲弱,以及來自中國企業不斷上升的(對歐洲企業的)競爭壓力。」

歐洲央行發現,中國與歐元區出口商直接競爭的產業所佔份額目前已接近40%,高於2002年的25%。

進入21世紀後的經濟增長緩慢,讓歐洲家庭付出了代價,與美國和中國相比時,歐洲生活水準的提高要慢得多。

隨著地緣政治穩定時代的結束,歐盟發現其對供應鏈的依賴是如此脆弱,例如它依賴的少數關鍵原料供應商主要來自中國,其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國是俄羅斯。這些國家對歐洲的經濟增長和自由構成的威脅風險正在不斷上升。

歐盟意識到自己在技術創新上已經遠遠落後於美國等國。例如在全球50強科技公司中只有4家是歐洲公司。在過去50年裏,沒有一家市值超過1,000億歐元的歐盟公司是白手起家的,而美國所有6家估值超過1萬億歐元的公司——蘋果、Nvidia(英偉達)、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都是在這段時期新創的。

受到更好的融資和更少的監管的吸引,創新公司也往往傾向於遷往歐洲以外。例如2008到2021年間,近 30%的歐洲「獨角獸」企業(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將總部遷往海外,其中絕大多數遷往美國。

歐盟試圖在電動車和綠色能源技術等新興產業站穩腳跟,但是卻面臨來自擁有國家資助的中國公司的嚴重威脅。

德拉吉報告警告歐盟必須提高生產力、大幅增加投資並改革其產業政策,否則歐盟將繼續被美國等國拋在後面,繼續面臨「生存挑戰」。

報告建議,歐盟必須每年增加投資支出8,000億歐元(8,835億美元)。這筆支出建議被認為是「前所未有的」,它相當於歐盟GDP的5%,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戰後重建而實施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的兩倍多。美國企業目前每年增加投資總額約7,000億歐元(7,707億美元)。

德拉吉在報告中提出了170項關於減少監管、改進決策以及加強歐盟各國政府之間合作的建議,其規模對於歐盟的27個成員國是極具挑戰性的。

追求永續、安全、自主和公平的競爭與繁榮

總體來說,德拉吉報告顯示歐盟重點應以追求永續競爭力、經濟安全、開放策略自主權和公平競爭作為其經濟繁榮的關鍵支柱。

永續競爭力是為了確保企業高效、蓬勃發展,同時保護環境。

經濟安全是確保歐盟經濟體有能力應對挑戰並保護就業。

開放的策略自主權表明歐洲不僅對商業開放,也要保持自己的全球領導地位,以及在充滿新挑戰和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確保歐盟能夠掌控自己的未來。

公平競爭是確保所有人為獲得成功都有平等的機會和條件,由此而塑造一個更美好、更公平的世界。

報告中說道:「歐洲的基本價值是在永續環境中的繁榮、公平、自由、和平與民主。歐盟的存在是為了確保歐洲人始終能夠從這些基本權利中受益。如果歐洲無法再向其人民提供這些——或不得不在其中一個與另一個之間進行權衡——它將失去存在的理由。」

關於共產中國對歐盟的經濟威脅,該報告中有三大警示要點值得關注。

警示一:歐盟越要「綠色」技術,越會受到中共的經濟威脅

歐盟去年制定了清潔技術規則,但歐盟在生產廉價「綠色」技術的競賽中落後了,而且缺乏一致的能源策略。

德拉吉報告不僅呼籲提高「綠色」產能,還呼籲提高對有更多附加價值的清潔技術產品的需求,但是該報告中也說:「鑑於中國產能和規模的不斷增加,不能保證歐盟對清潔技術的需求能夠得到歐盟(自己)供應的滿足。」

歐盟委員會估計,以佔GDP比重的水平來比較的話,中國對清潔技術製造的國家補貼是歐盟的兩倍。

報告中說道:「增加對中國的依賴可能為實現我們的『脫碳』目標提供最便宜、最有效的途徑,但中國國家資助的競爭也對我們高效率的清潔技術和汽車產業構成了威脅。」

歐洲在風力渦輪機組裝領域儘管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但在過去幾年中,其市場份額一直在被中國奪走——從2017年的58%下降到2022年的30%。

人們擔心,北京正在複製其補貼太陽能板產業從而擠佔國際市場的「成功」做法來推動其電動車行業。

該報告說:「根據歐洲央行的模擬,如果中國電動車產業遵循與太陽能板產業類似的補貼軌跡,歐盟內的電動車產量將下降70%,歐盟生產商的全球市場份額將下降30個百分點。」

該報告還表示,對中國大量進口電動車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在歐洲不太可能成功,這是鑑於它可能對(歐洲的)就業、生產力和經濟安全構成威脅」。

德拉吉指出,「汽車產業是歐盟缺乏規劃、在沒有產業政策的情況下實施氣候政策的關鍵例子。」

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份額從2015年的5%上升到2023年的近15%,而歐洲汽車製造商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份額則從80%下降到60%。

歐洲的汽車工業直接和間接僱用了近1,400萬歐洲人。

報告認為,當立法者尋求制定一項工業行動計劃時,他們尤其應該要「避免將生產從歐盟徹底轉移走,或者讓有國家補貼的外國生產商迅速接管歐盟工廠和公司的做法」。

為解決汽車(包括電動車)製造商困境,方案之一是採用法律規定的合資夥伴關係進入中國市場,然後在歐洲市場扭轉這一局面。不過,德拉吉認為,歐盟高層應該對這樣的提議保持警惕,因為最近的反電動車補貼的關稅「將有助於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德拉吉在今年夏天的一次演講中曾暗示將仿傚美國的做法,主要使用關稅來對抗中國等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

警示二:整體投資審查機制待加強,以防範安全威脅

德拉吉呼籲歐盟國家協調努力,審查中國在歐盟單一市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

報告中警告說:「近年來,中國在歐盟的綠色產業投資大幅增加,特別是在中歐和東歐」,雖然這可以促進歐洲的技術發展並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但是「小成員國與大型外國投資者談判所形成的不對稱局面可能會導致(小國)做出不受(歐盟)歡迎的讓步,令外國漁利」。

「幾十年來,我們的單一市場一直處於支離破碎的狀態,這對我們的競爭力產生了連鎖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共產中國可能成為歐洲的「安全威脅」。德拉吉在報告中強調,「當涉及潛在的安全威脅和歐盟的地緣政治競爭對手時」,FDI問題尤其令人擔憂。

對其解決方案,德拉吉表示,歐盟應加強其作為整體的投資審查機制。目前的模式是基於成員國自己之間的規則,「這種碎片狀機制阻礙了歐盟在FDI談判中利用其集體力量,並使其制定共同的FDI政策變得複雜化」。

報告中表示,歐洲擁有巨大的集體消費/投資能力,但是這些共同資源卻被浪費和稀釋了。

報告建議,歐盟需要提高生產力以增大財政空間,另外在推動資本市場聯盟的同時,私營部門需要在公共部門的支持下才有能力來承擔大部份融資投資。

警示三:共產中國對關鍵礦物的壟斷和過剩產能的傾銷

幾十年的全球化已經在主要經濟體之間產生了高度的「戰略相互依賴」,從而提高了互相脫鉤的成本。歐盟在關鍵礦物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而中國也依賴歐盟消化其工業產能過剩。

德拉吉在報告中闡明了歐盟對中國關鍵礦物的全球供應鏈的依賴。他說:「中國……是眾多關鍵礦物的主要來源,佔世界稀土產量的近70%。此外,中國在關鍵礦物的加工和精煉方面也擁有準壟斷地位。」

2017年至2022年,全球鋰需求增長了兩倍,鈷需求增長了70%,鎳需求增長了40%。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到2040年,清潔能源技術對礦物的需求預計將增加4至6倍。

歐洲面臨的風險首先是價格波動,其次是關鍵礦物可以被用作「地緣政治武器」,因為大部份礦物的提取和加工都集中在與歐盟在戰略上不結盟的國家。例如,中國是最大的鎳、銅、鋰和鈷的加工國,佔加工活動的35%—70%。中國也已表現出利用這種市場力量的意願。

德拉吉指出,中共大幅增加了對關鍵礦物出口的限制數量——從2009年至2020年間增加了九倍——「使(中國)自己成為對關鍵原材料實行最廣泛出口限制的國家」。

這表明,儘管依賴關係是雙向的,但歐洲更容易受到脅迫,當對手越來越多地利用「依賴」作為「地緣政治武器」時,這種不確定性會對商業投資產生不利影響,可能會讓歐盟難以維持其統一立場。

該報告提出一項策略,通過貿易協議減少依賴,特別是對原材料的依賴,並增加共同採購。

世界上的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尋求減少依賴並擴大獨立行動的範圍。美國正在投資其國內半導體和清潔技術生產能力,同時在重新規劃其關鍵供應鏈部署。

為了應對共產中國的不公平競爭,越來越多的國家也正在提高針對中國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但其中一個結果是迫使中國將其過剩的產能更多地轉向歐盟市場,如果歐盟自己不對中國傾銷採取壁壘行動的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