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槽大地震一定會發生,但何時發生?作為專家也無法確定。」日本地震預測學會會長長尾年恭(Toshiyasu Nagao)在近日發生宮崎縣南部地震後,作出上述斷言。他還形容發生的概率和緊迫性就像俄羅斯輪盤一樣,隨著扳機的扣動正一步步逼近。
8月8日下午,在日本宮崎縣南部發生的規模7.1地震,截至9日,共有16人受傷。宮崎縣內至少有53棟住宅受損,有民宅屋外的水管破裂,水大量湧出。
這次地震造成的災害雖然有限,但在日本卻掀起了軒然大波。其原因是這次地震首次觸發了「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的發布。這次發布的級別是:注意超大地震,呼籲民眾確認避難路徑,做好防震準備。另一級別則是「警惕」,開始事前避難。
為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宣布取消9日至12日的中亞訪問行程。岸田表示應對這次危機,「至少在一周之內,政府需要確保萬無一失地作出反應及傳遞訊息。」
躲不過的100年周期性超級大地震
所謂「南海海槽地震」(Nankai megathrust earthquakes )是指,發生在日本的東海地區至九州地區、東西長約700公里的南海海槽沿線的超級大地震。在這一區域,過去大約每100至150年就會周期性的發生一次規模8.0以上的大地震。在過去近1,400年的歷史中,有記載的約發生了9次南海海槽大地震,2次規模為7.9,其餘均為8.0以上。
此外,在過去數據中,有三次是東西連動性的「雙震」,間隔時間也差異很大。其中,兩次集中在近代。分別是1854年12月23日發生的安政東海地震,這次地震相隔約30小時,從東側至西側,連震2次,規模均為8.4。另一次是1944年12月7日發生的昭和東南海地震,也是從東側至西側,連震兩次,分別是規模7.9和8.0,但是相隔時間長達2年。
這次地震發生在南海海槽的西側,是否是「雙震」中的一環呢?日本專家給出微妙的看法。南海海槽大地震評估研討會委員、愛知工業大學教授橫田崇(Takashi Yokota)表示,這次的情況不屬於「雙震」的一環,「屬於震源區域中的『部份破裂』,之後有可能發生7級、甚至8級地震。」
由於南海海槽地震規模巨大,具有周期性,從上一次發生的1946年距今已有78年,正在接近令人擔憂的周期的後期。
日本政府成立的地震調查委員會曾預測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8~9級地震的概率約70%,但在2018年將這一發生概率提升為70%~80%。
長尾年恭表示,「南海海槽超大地震一定會發生。2030年代發生的可能性很高,到2040年或2050年幾乎肯定會發生。」「就像俄羅斯輪盤一樣,子彈已經在某處斷層中,這次扣下扳機沒有中,但下一次、或再下一次可能就發生了。」
南海海槽地震後的海嘯最致命
日本政府2012年發布的南海海槽超大地震災害預估顯示,東京都的島嶼地區、靜岡縣和高知縣可能會遭遇最大超過30米的巨大海嘯。
由於海嘯、建築物倒塌以及火災等災害,最壞情況下,全國約323,000人可能死亡,超過238萬棟建築物可能全毀或燒燬。此外,地震發生後一周內,避難者人數可能高達950萬人,且該狀況可能長期持續。
災害預估提到,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最多可能達224,000千人,佔可能死亡人數的近70%。
對比2011年3月發生的規模為9.0的東日本大地震,死亡人數為15,844人,失蹤3,394人,全毀的建築物128,529戸、半毀的建築物240,284戸。南海海槽超大地震的預估死亡人數約是東日本大地震的20倍。
兩者巨大差異的原因之一是海嘯的到達時間。預測模擬顯示,南海海槽超大地震發生後,靜岡縣的燒津市、和歌山縣的太地町和串本町、高知縣的室戶市等地,3米高的海嘯將在3分鐘內到達。
長尾先生解釋說,「最大的不同在於震源與陸地的距離。東日本大地震時,至少有20到25分鐘的時間,但如果南海海槽發生地震後,海嘯會在地震發生時即刻到來。這也是預估死亡人數巨大的關鍵因素。」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表示,如果地震發生後居民能夠迅速開始避難,並且海嘯訊息的傳達以及避難呼籲能更有效地進行,損害可能減少約八成。
需20年恢復的「國難」或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日本政府的估算,如果遭遇南海海槽地震,在經濟上造成的損失最高達220萬億日圓(約1.5萬億美元),是東日本大地震(16.9萬億日圓,約1,151億美元)的13倍。這個金額約是日本2023年GDP的37%。
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教授藤井聰(Satoshi Fujii)的估算認為,「南海海槽地震將造成日本經濟20年的低落,期間總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410萬億日圓(約9.6萬億美元)。」並稱這將是「真正的國難」。
另一方面,日本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時,位於茨城縣的一半導體製造商工廠受災,導致數個月無法供貨,給全球汽車業界造成重大影響。原因是該工廠生產的「微控制器」是汽車引擎控制不可或缺的元件,且在全球市場中佔有相當高的份額。
日本微細加工研究所所長湯之上隆曾在日本國會的一次聽證會上表示,日本半導體產業是強項,日本半導體產業中的製造設備與材料是半導體加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他舉例說,包括晶圓加工設備、大規模清洗晶圓的設備、熱處理設備、精密測量工具的測長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等設備,以及光刻膠(Resist)、研磨液(Slurry)等各種高純度藥液、高純度石英材料等材料都是半導體加工流程中不可缺少的。而日本佔有了幾十種材料和加工裝置的市場份額的大部份。其中,多數超過50%,甚至超過90%。
外界擔憂如果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日本大面積的受災恐造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面臨癱瘓。
日本氣象廳在發布「臨時訊息」的第二天(9日)起,每天下午3時半發布「南海海槽地震相關訊息」,在13日的公告中表示,「自8日地震發生以來,在南海海槽地震的預測震源區內,未觀察到顯著的板塊邊界的『固著狀況』變化或地殼變動等地震活動。」
根據日本內閣府的消息,如果這段時間內沒有顯著變化,預計在15日,也就是發布「注意大地震」臨時訊息後的一周,結束該呼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